此诗《读史有感》由清代诗人王顼龄所作,通过历史典故的引用,表达了对历史人物功过是非的深刻思考以及对时局的忧虑之情。
首联“授钺勤王日夜闻,麒麟高设待殊勋”,开篇即以“授钺”和“勤王”两词,描绘了古代君主授予将领兵权,为国效力的场景,同时“麒麟高设待殊勋”则暗喻了期待英雄豪杰建功立业的愿景。然而,这种理想化的期待与现实往往存在差距。
颔联“湘东漫说擒侯景,项羽徒能杀冠军”,通过引用历史上的两个著名事件——湘东王萧绎在侯景之乱中的无力应对,以及项羽在楚汉之争中对刘邦部将的斩杀,来对比历史上英雄与失败者的命运,暗示了历史上的成功与失败并非完全取决于个人的能力或勇气。
颈联“甲士虫沙麾下变,美人丝竹帐前纷”,进一步探讨了战争与权力更迭的残酷性。甲士(士兵)在战场上化为虫沙(比喻死亡),而权力中心的美人们却在帐前享受丝竹之乐,形成鲜明对比,揭示了权力斗争背后的冷酷与虚伪。
尾联“书生空有忧时泪,洒向东风到夕曛”,诗人作为“书生”,面对历史的沧桑巨变和现实的无奈,只能以泪水表达心中的忧虑和感慨。这泪水不仅洒向了东风,也映照出夕阳的余晖,象征着时光的流逝和历史的无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人物和事件的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人性、权力、战争以及时间流逝的深刻洞察,以及对社会现实的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