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四)冰池

水深冰亦厚,滉荡铺寒玉。

好在水中鱼,何愁池上鹜。

形式: 五言绝句

翻译

水深的地方冰层也十分厚实,水面波动如同铺设着寒冷的玉石。
水中游鱼自得其乐,无须担忧岸上的野鸭会来打扰。

注释

水:指水面。
深:深度大。
冰:冻结的水。
厚:程度大。
滉荡:水波荡漾。
铺:覆盖。
寒玉:形容冰冷如玉的水面。
好在:幸好。
鱼:水中的生物。
愁:忧虑。
池:池塘。
上:上面。
鹜:野鸭。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冬日池塘的景象。"水深冰亦厚"写出了池水之深和冰层之结实,如同铺设了一层寒冷的玉石,展现了冬季的寂静与凝固之美。接下来的"滉荡铺寒玉"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静态的画面感,仿佛水面微微波动,冰层晶莹剔透。

诗人以鱼儿的生活状态作比,"好在水中鱼"表达了对池中鱼儿能在温暖的水下自由游弋的欣赏,暗示了虽然池面严寒,但水下的世界依然生机盎然。最后两句"何愁池上鹜"则以反问的形式,寓意鱼儿无需担忧岸上的野鸭会侵扰,它们在自己的世界里安然无恙。

整体来看,苏辙通过细腻的笔触,不仅描绘了冰池的冬日景色,也寓含了对自然和谐共生的赞美,以及对生活安宁的向往。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三)吏隐亭

隐居亦非难,欲少求易遂。

有意未成归,聊就茅檐试。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寘]韵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七)此君庵

风梢绕檐匝,霜干当窗净。

遥知素壁上,醉墨森相映。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敬]韵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五)竹坞

空陂放修竹,肃肃复冥冥。

莫除坞外笋,从使入园生。

形式: 五言绝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九)过溪亭

溪浅复通桥,过者犹恨懒。

赖有沙上鸥,常为独游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旱]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