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五)竹坞

空陂放修竹,肃肃复冥冥。

莫除坞外笋,从使入园生。

形式: 五言绝句

翻译

在空旷的山坡上放养着修长的竹子,它们寂静而深沉。
不要除去坡外的竹笋,任由它们自然生长进入园中。

注释

空陂:空旷的山坡。
放:放养。
修竹:修长的竹子。
肃肃:寂静的样子。
冥冥:深沉的样子。
莫除:不要除去。
坞:山坞,指山坡上的小块土地。
笋:竹笋。
从使:任由。
入园:进入园中。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系列中的一篇,题目为“竹坞”。诗人通过对空旷山坡上自由生长的竹子的描绘,展现出一种宁静而深邃的意境。

"空陂放修竹",这里的"空陂"指的是空旷的山坡,"修竹"则指高直的竹子,形象地描绘出竹林在开阔地自由生长的场景,给人以空间的开阔感和竹子的挺拔之姿。

"肃肃复冥冥","肃肃"形容竹叶摇曳的声音,"冥冥"则形容竹林的幽深,通过这两个词,诗人传达出竹林静谧而深远的气息,仿佛能听到竹叶轻拂的声音,感受到竹林的神秘与深沉。

"莫除坞外笋,从使入园生",诗人表达了对竹子自然生长的尊重,不愿人为干预,任由竹笋在园外生长,让它们自由自在地繁衍,这体现了诗人崇尚自然、顺应万物生长的理念。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简练的笔触,描绘了竹林的生动景象,寓含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思想,展现了苏辙清新自然的诗风。

收录诗词(1852)

苏辙(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嘉祐二年(1057)与其兄苏轼同登进士科。神宗朝,为制置三司条例司属官。因反对王安石变法,出为河南推官。哲宗时,召为秘书省校书郎。元祐元年为右司谏,历官御史中丞、尚书右丞、门下侍郎因事忤哲宗及元丰诸臣,出知汝州,贬筠州、再谪雷州安置,移循州。徽宗立,徙永州、岳州复太中大夫,又降居许州,致仕。自号颍滨遗老。卒,谥文定。唐宋八大家之一,与父洵、兄轼齐名,合称三苏

  • 字:子由
  • 籍贯:眉州眉山(今属四川)
  • 生卒年:1039—1112年

相关古诗词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十九)过溪亭

溪浅复通桥,过者犹恨懒。

赖有沙上鸥,常为独游伴。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旱]韵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披锦亭

春晚百花齐,绵绵巧如织。

细雨洗还明,轻风卷无迹。

形式: 五言绝句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二十八)金橙径

叶如石楠坚,实比霜柑大。

穿径得新苞,令公忆鲈鲙。

形式: 五言绝句 押[泰]韵

和文与可洋州园亭三十咏(其八)望云楼

云生如涌泉,云散如翻水。

百变一凭栏,悠悠定谁使。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纸]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