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居春暮书怀

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

溪云杂雨来茅屋,山雀将雏到药栏。

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

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我嘲笑自己是个粗野之人,居住在贫穷的小屋,紧邻激流。
小溪上的云和雨打湿了茅屋,山雀带着小鸟飞到药园边。
满床的仙人书籍我却无暇翻阅,尘封的兵书让我感到羞愧。
更喜欢看到孩童穿着春天的衣服,在花丛中寻找他们的老师,指向那传说中的杏坛。

注释

自哂:自我嘲笑。
鄙夫:粗鄙之人。
野性:粗犷的性格。
贫居:贫穷的居所。
湍:急流。
溪云:小溪上的云。
杂雨:混杂着雨水。
茅屋:简陋的茅草屋。
山雀:山鸟。
药栏:药园的篱笆。
仙箓:仙人的书籍。
闲不厌:无暇翻阅。
阴符:古代兵书。
老羞看:感到羞愧。
童子:孩童。
宜春服:适合春天穿的衣服。
花里:花丛中。
杏坛:古代教育场所,常指孔子讲学的地方。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隐逸生活的宁静与美好。"自哂鄙夫多野性,贫居数亩半临湍"表达了诗人的自嘲和对简朴自然生活的喜爱,他在一片不为人知的幽深之地居住,靠近溪流,只有几亩田地。

"溪云杂雨来茅屋,山雀将雏到药栏"写出了诗人的生活环境和他与大自然的亲密关系。溪水、云彩、雨滴以及山间的小鸟,都成为了他日常生活的一部分。茅草房子显得十分简陋,但却能让人感到一种归属感。

"仙箓满床闲不厌,阴符在箧老羞看"则透露出诗人的精神世界。他沉浸于道家典籍和神秘的符咒之中,即便是岁月流逝,他也不感到厌倦。这些书籍对他来说如同珍宝,虽然年迈,但仍旧保持着一份羞涩。

"更怜童子宜春服,花里寻师指杏坛"表达了诗人对于孩子们的关心以及对知识渴望的态度。春天是换新衣的时节,诗人怜悯那些年幼的孩子们。他自己则在花丛中寻找他的师傅,在杏树下学习。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个人生活状态的描写,展现了诗人超脱尘世、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境。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传统文化和知识的珍视,以及他那淡泊明志、乐在其中的隐逸生涯。

收录诗词(435)

钱起(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早年数次赴试落第,唐天宝十年(751年)进士,大书法家怀素和尚之叔。初为秘书省校书郎、蓝田县尉,后任司勋员外郎、考功郎中、翰林学士等。曾任考功郎中,故世称“钱考功”。代宗大历中为翰林学士。他是大历十才子之一,也是其中杰出者,被誉为“大历十才子之冠”。又与郎士元齐名,称“钱郎”,当时称为“前有沈宋,后有钱郎。”

  • 字:仲文
  • 籍贯:吴兴(今浙江湖州市)
  • 生卒年:722?—780年

相关古诗词

故相国苗公挽歌

灞陵谁宠葬,汉主念萧何。

盛业留青史,浮荣逐逝波。

陇云仍作雨,薤露已成歌。

悽怆平津阁,秋风吊客过。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春谷幽居

黄鸟鸣园柳,新阳改旧阴。

春来此幽兴,宛是谢公心。

扫径兰芽出,添池山影深。

虚名随振鹭,安得久栖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夜过长孙绎别业

佳期难再得,清夜此云林。

带竹新泉冷,穿花片月深。

含毫凝逸思,酌水话幽心。

不觉星河转,山枝惊曙禽。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春宵寓直

养拙惯云卧,为郎如鸟栖。

不知仙阁峻,惟觉玉绳低。

帐喜香烟暖,诗惭赐笔题。

未央春漏促,残梦谢晨鸡。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