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
烟树郁苍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
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
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田园风光图。诗人通过精细的观察和深情的抒写,展现了春天里自然界的活力与美好。
"檐阴寂寂转西迟,检点春工倍费诗。" 这两句描绘了屋檐下阴凉处日光西转缓慢的情景,春天的阳光透过树叶投在墙壁上,似乎在检视和叙述着春天的劳作与诗意。
"烟树郁苓何处洞,雨苔斑驳旧人碑。" 这两句则勾勒出一幅迷雾中的树木和古老石碑的景象,树木被薄雾包围,仿佛有洞穴存在,而古碑因年久而生苔,显露出岁月的痕迹。
"清泉白石仙游地,芳草绿阴晴昼时。" 这两句描写了诗人心中的理想之地——清泉、白石构成的一片仙境,以及阳光明媚之下芳草与树木交织出的绿色阴凉。
"目送水云谁领会,沙鸥点点柳丝丝。"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物的无限眷恋和感慨,从远处注视着流动的水与飘逸的云,心中有着无法言说的感悟;而沙滩上的鸥鸟点点,如同细碎的柳絮,在春风中轻舞,增添了一份生机与诗意。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景物的精致描写和情感的深入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自然美、生命力的热爱,以及对永恒与流逝的深刻感悟。
不详
原籍覃怀(今河南沁阳附近),南渡后寓居嘉兴(今浙江嘉兴)。南宋中晚期名臣、词人,太宰李邦彦之后。其词喜用慷慨悲壮之调,抒发忧时感世之情,自称“愿学稼轩翁(辛弃疾)”《四库提要》称其“才气纵横,颇不入格,不屑拾慧牙后”。有《可斋杂稿》等传世
别二十三年,来呼溯峡船。
昨游春梦尔,故友晓星然。
廉誉盈诗卷,忠谋在奏编。
阿蒙顽自若,应笑老穷边。
暑涂挈挈问持装,过眼蘋风倏转商。
岂为南鱼来丙穴,且先北雁过衡阳。
童乌已矣肠空断,老马疲哉汗欲僵。
身大块中犹大疟,铁心禁得几炎凉。
路遥须到日,官满有归时。
一点终身痛,中途孺子悲。
老难堪此境,咎必有其基。
扶惫随缘去,空馀泪雨垂。
远役三才二,忧端万有斯。
君恩知欲报,子难痛何追。
我马方瘏矣,秋阳更暴之。
愿言行役者,当暑戒驱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