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沁园春·题夫子小照》由清代诗人徐应坤所作,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充满哲思与自然和谐的画面。
开篇“烟柳低迷,鹤唳猿啼”,以烟雾缭绕的柳树、鹤鸣与猿啼声渲染出一种幽静而神秘的氛围,引人入胜。接着“怪矣先生”一句,既是对画面中人物的赞叹,也暗含对超凡脱俗之人的敬仰。接下来的几句“笑衣冠不整,扁舟欲渡;俯观鲛室,仰啸苍冥”,通过对比衣冠整齐与随性自在的生活态度,以及对海底世界与天空的探索,展现了人物的洒脱与追求自由的精神境界。
“日月纵横,乾坤浩荡,谁更昏昏谁更醒”,这一句将时间与空间的广阔与人物内心的清醒进行对比,强调了在宏大的宇宙背景下,个体对于自我认知与觉醒的重要性。紧接着“长江里,纵波涛拍岸,稳坐休惊”,以长江波涛象征人生的起伏,但主人公却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从容,不为外界所动。
“翛然把酒孤斟”,描绘了主人公独自饮酒的场景,体现了其超然物外的洒脱与自得其乐的生活态度。“且莫怨、青袍误此身”,表达了对官场束缚的不屑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后文“有山川秀色,时堪娱目;性灵佳句,尽可陶情”,进一步强调了自然美景与文学艺术对心灵的滋养作用。
最后,“莫问东吴,何分西楚,斜挂征帆缓缓行”,以舟行江上为喻,表达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同时也暗示了对历史与地域界限的超越。结尾“前途邈,待风云万里,任意寻春”,则寄托了对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愿意在广阔的天地间寻找生命的意义和美好。
整体而言,这首词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作者对自由、自然、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以及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