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赵侗承议致仕归

聊为五斗陶元亮,却爱三龙邴曼容。

蕙帐晓空惊怨鹤,客衣夜薄感寒蛩。

江边朝露半红叶,天际晚晴多碧峰。

漠漠长空何处尽,双凫飞去晓云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翻译

我姑且效仿五斗米先生陶渊明,却更倾心于像邴原那样的三位贤士。
清晨的蕙帐中,鹤鸣声唤醒了幽怨,夜晚的旅人衣裳单薄,感受到秋虫的寒意。
江边早晨的露水打湿了半片红叶,天边傍晚的晴空映衬着众多青翠山峰。
浩渺的天空尽头在哪里?只见两只野鸭在晨雾中飞去,天色愈发显得浓厚。

注释

聊为:姑且、暂且。
五斗陶元亮:陶渊明,曾因不愿为官而拒绝五斗米之禄,代指隐逸生活。
三龙邴曼容:邴原,东汉名士,以德才兼备著称,此处象征贤良之士。
寒蛩:秋天的蟋蟀,给人寒冷的感觉。
双凫:两只野鸭。
晓云重:早晨的云层厚重,象征着诗人的心情沉重。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复的《送赵侗承议致仕归》,体现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诗中“聊为五斗陶元亮,却爱三龙邴曼容”两句,通过比较陶渊明与邴曼容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诗人对于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于友人归隐田园生活的赞美。

“蕙帐晓空惊怨鹤,客衣夜薄感寒蛩”两句,则描绘了一种清冷孤寂的境界。"蕙帐"指的是用香草制成的帐幔,而"惊怨鹤"则形象地表达了隔绝和悲凉之情;"客衣夜薄感寒蛩"则通过对夜晚微薄衣服下的寒意与蛩声的描写,传递出一种旅途中的孤独与凄凉。

接着,“江边朝露半红叶,天际晚晴多碧峰”两句,诗人以鲜明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早晨和傍晚的自然景象。"江边朝露半红叶"描绘了清晨露水滴落在初染红色的树叶上,而"天际晚晴多碧峰"则展现了一片宁静的蓝色山峰。

最后,“漠漠长空何处尽,双凫飞去晓云重”两句,诗人通过对广阔天空和远去鸟影的描写,表达了心中的无限遐想与对友人的深情。"漠漠长空何处尽"形象地展现了天地不仁,以至于连绵不断的寂寞;而"双凫飞去晓云重"则通过一对翱翔的鸟儿消逝在早晨浓密的云雾中,传递出一种离别和期待。

整首诗语言优美,情感真挚,既有对友人归隐生活的祝愿,也有自己内心对于自然之美、旅途孤独与无限遐想的深刻体验。

收录诗词(459)

李复(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董亿朝奉

北游汗漫遗玄珠,烟愁雾泣啼芙蕖。

兴来便脱上方屐,归去重修繁露书。

一梦百年依幻宅,五湖千里御风舆。

家山芋栗应常熟,坐看朝三戏众狙。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重游宝雨寺

题墨暗颓垣,峥嵘岁序迁。

旧僧霜发满,老柏瘦根穿。

客少庭多草,村饥供乏钱。

重来犹晚暑,清盥挹寒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捣药岩世传昔人炼丹得道今隐于此山下土中时得丹粒服之愈疾

超世犹存救世心,深山相遇不知名。

岩前时得丹砂粒,云里尝闻玉杵声。

汩汩流光愁易促,冥冥浊劫苦难清。

如何为我开灵鼎,遍使苍生病骨轻。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晓至西郊

墟落隋城外,西郊路可寻。

带霜残黍短,过雨旧溪深。

近港来迎犬,荒篱散宿禽。

邻翁邀具饷,烟火动疏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