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厩马翩翩禁外逢,星槎上汉杳难从。
定知欲报淮南诏,促召王褒入九重。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所作,名为《逢王十二学士入翰林因以诗赠》。从这短短四句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其才华的高度赞赏。
“厩马翩翩禁外逢”一句,描绘了诗人偶遇王褒于宫禁之外的情景。这里,“厩马”指的是皇家御用的良马,“翩翩”形容马儿轻盈的步态,而“禁外逢”则表明这次邂逅发生在宫廷之外,透露出一种不经意而又幸运的相遇。
接下来的“星槎上汉杳难从”一句,则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王褒才能的赞美。“星槎”指的是古代宫殿中的星状楼阁,而“上汉杳”则是说王褒如同行走在星光之下,意境高远。这里的“难从”,既可以理解为自然景致的险峻,也隐喻了才能的卓绝和难以企及。
第三句“定知欲报淮南诏”则表达了诗人对王褒即将得到朝廷重用、参与国事决策的预感。这里的“淮南诏”,通常指的是皇帝颁布的重要命令或任命,通过这一句,刘禹锡展现了他对于朋友未来的政治成就抱有极高的期许。
最后一句“促召王褒入九重”则是对上一句意境的深化。这里,“促召”意味着紧急或迫切的叫唤,而“九重”指的是皇宫之中,层层叠叠的宫殿结构,也象征着最高的权力中心。通过这一句话,诗人强调了王褒被朝廷所需、将要进入核心决策圈的重要性。
整首诗不仅展示了刘禹锡对友人的深切关怀和高度评价,同时也反映出唐代士人间互相推崇、共同进退的情谊,以及对于政治成就的向往。
不详
汉族,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更将何面上春台,白事无成老又催。
唯有落花无俗态,不嫌憔悴满头来。
挥毫起制来东省,蹑足修名谒外台。
好著櫜鞬莫惆怅,出文入武是全才。
曾主鱼书轻刺史,今朝自请左鱼来。
青云直上无多地,却要斜飞取势回。
东城南陌昔同游,坐上无人第二流。
屈指如今已零落,且须欢喜作邻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