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鸣

耳内真何有,年来解作声。

磬乎时殷殷,蝇也只营营。

稍向喧中息,知从甚处生。

天应怜寂寞,将尔当箫笙。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名为《耳鸣》,是明代诗人王鏊所作。诗中以耳鸣这一常见现象为题材,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与内心世界的独特感悟。

首句“耳内真何有,年来解作声”开篇即提出疑问,耳内究竟有何物,为何能发出声音?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探索,也是对生命体验的反思。接下来,“磬乎时殷殷,蝇也只营营”两句,运用比喻手法,将耳鸣的声音比作磬声和苍蝇的嗡嗡声,生动地描绘了耳鸣的节奏和特点,同时也暗示了生活中琐碎事务的干扰和内心的烦躁不安。

“稍向喧中息,知从甚处生”则进一步揭示了耳鸣与外界环境的关系,以及其产生的可能原因。诗人似乎在说,耳鸣在喧嚣中渐渐平息,那么它又是从哪里产生的呢?这里不仅探讨了耳鸣的物理成因,也触及了心灵层面的共鸣,引发读者对自我内心状态的思考。

最后,“天应怜寂寞,将尔当箫笙”一句,诗人以浪漫的想象,将耳鸣视为上天的恩赐,将其比作箫笙之音,既表达了对自然和谐之美的向往,也寄托了对孤独心灵的慰藉。这一句充满了诗意的想象和哲学的深度,让人感受到诗人对生活态度的积极乐观,以及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耳鸣这一日常现象的细致观察和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敏锐的感知力和丰富的想象力,同时也传达出对生命、自然和内心世界独到的理解和感悟。

收录诗词(859)

王鏊(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 字:济之
  • 号:守溪
  • 籍贯:吴县(今江苏苏州)
  • 生卒年:1450—1524

相关古诗词

顾氏三辰堂

顾野王家学有传,一经休说汉韦贤。

风云惯得从龙便,岭峤争誇睹凤先。

天上星躔真有数,吴中谶语不其然。

高堂要见三为四,屈指从今又几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奉和匏庵谢橘三首(其一)

买地还须共一都,已留墨妙付官奴。

主人正似天随子,家住烟波万顷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奉和匏庵谢橘三首(其二)

何须千树说玄都,桃李从来是仆奴。

读罢坡翁春色赋,坐令春酒变成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奉和匏庵谢橘三首(其三)

青李来禽亦甚都,木奴应未肯为奴。

他年若论封侯事,乞取东山一曲湖。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