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斋偶成

到处蜗庐感滞淹,晓凉差喜失朱炎。

一床故纸风声急,半榻虚尘日影暹。

水部穷乌空有赋,长沙野鸟不须占。

转窗渐及槐阴午,好整浮生付黑甜。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盐]韵

鉴赏

这首《客斋偶成》是清代诗人黄景仁所作,描绘了诗人身处异乡客居时的孤独与感慨。诗中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感悟。

首句“到处蜗庐感滞淹”,诗人以“蜗庐”自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漂泊异乡、滞留他乡的孤独与无奈。接着,“晓凉差喜失朱炎”一句,通过清晨的凉爽,暂时摆脱了夏日的炎热,表达了诗人对短暂宁静的喜悦与渴望。

“一床故纸风声急,半榻虚尘日影暹。”这两句进一步描绘了客居环境的简陋与荒凉。一床旧纸,随风摇曳,半榻积尘,日影斜照,营造出一种寂寥而略带凄凉的氛围。诗人通过这些细节,展现了自己在异乡的孤独与寂寞。

“水部穷乌空有赋,长沙野鸟不须占。”这里引用了古代文人对乌鸦的哀叹,以及对长沙野鸟的描述,表达了诗人内心的苦闷与无奈。水部,即唐代诗人韩愈,其《秋声赋》中有“乌飞兔走”的感叹;长沙,即汉代诗人贾谊的寓居之地,其《鵩鸟赋》中借野鸟之死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人借此表达了自己虽有才华却难以施展的悲愤。

最后,“转窗渐及槐阴午,好整浮生付黑甜。”诗人通过观察窗外槐树的阴影逐渐覆盖窗户,暗示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平静生活的向往。同时,“好整浮生付黑甜”一句,既是对生活的一种自我安慰,也流露出对现实无奈的妥协。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艺术风格和深刻的人生思考。

收录诗词(1183)

黄景仁(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清代诗人。一字仲则。四岁而孤,家境清贫,少年时即负诗名,为谋生计,曾四方奔波。一生怀才不遇,穷困潦倒,后授县丞,未及补官即在贫病交加中客死他乡,年仅35岁。诗负盛名,为“毗陵七子”之一。诗学李白,所作多抒发穷愁不遇、寂寞凄怆之情怀,也有愤世嫉俗的篇章。七言诗极有特色。亦能词。著有《两当轩全集》

  • 字:汉镛
  • 号:鹿菲子
  • 籍贯:阳湖(今江苏省常州市)
  • 生卒年:1749~1783

相关古诗词

宣城杂诗(其一)

兴阑罢飞酌,延眺北郭外。

谢公送客处,闲云捲冠盖。

水入西江流,山与淮南对。

聚散成古今,此意几人会。

日暮清吹来,天空响遥籁。

形式: 古风

宣城杂诗(其二)

古有陵阳子,乘龙入云峤。

安得百丈丝,续此碧溪钓。

溪水清若鉴,颓颜怯孤照。

药饵讵可干,躁进引心烧。

不见鱼服诉,亦使豫且笑。

得失皆等闲,束身任驰曜。

形式: 古风 押[啸]韵

宣城杂诗(其三)

溪山信纷郁,文藻昔已满。

皆云内史贤,结邀青霞伴。

双旌夹五马,玉箫兼象管。

随风眷清游,流韵谐咸琯。

如何逮我来,音尘杳悽断。

青草一尺长,下没功曹馆。

秋蝶烟际飞,宵萤雨馀散。

感此行路歌,促节不能缓。

形式: 古风 押[旱]韵

宣城杂诗(其四)

飞楼涌叠嶂,迥麓明回沙。

一酌宛溪水,再咏宣城花。

镇重有亭堠,堞古无钲笳。

栖泊偶有叹,旷览能无誇。

苦爱敬亭色,淹旬未思家。

寄言二三子,岁晚方脂车。

形式: 古风 押[麻]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