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怀(其十九)

辍耕且容与,南亩已半荒。

良苗滋螟螣,不及莠与稂。

稂莠宁可舂,惰者安其常。

勤动长子孙,如国思富强。

大田本多稼,淹化麋鹿场。

官符日夜急,徒为后世殃。

食力且不给,荣利焉能长!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孙元衡的《咏怀(其十九)》描绘了一幅农耕生活与社会现实的对比图景。诗中,诗人以农夫的视角,表达了对勤劳与懒惰两种态度的感慨。他提到农夫暂时停止耕作,田地已有半荒,反映出懒惰导致的生产懈怠。良苗被害虫侵害,连杂草都比它们长得好,暗示了社会上懒散之人占据优势,勤劳者反而处境艰难。

诗人进一步指出,即使杂草可以被用来舂米,懒惰的人却满足于现状,不愿改变。他倡导勤劳可以繁衍后代,如同国家渴望富强一样。然而,原本肥沃的土地因为懒散而荒废,甚至可能成为野兽出没的地方,这是社会管理失当的结果。

官府的催促和命令过于频繁,却并未带来实质性的改善,反而可能加重人民的负担,留下后世的祸患。最后,诗人强调,仅凭体力劳动尚且难以自给自足,更别提追求荣华富贵了。整首诗寓言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的懒散风气以及由此带来的严重后果。

收录诗词(362)

孙元衡(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咏怀(其二十)

濯我田中足,慨然游王畿。

一命陟边徼,再命踰沧湄;

万里恣新感,十年多故悲。

庶事攻其短,修涂鞭我疲。

问心纷变计,盈耳但卑词。

岂无升斗禄,疗此朝夕饥;

蓼虫徙葵藿,甘苦不相宜。

形式: 古风

咏怀(其二十一)

中原岂迮陕,南渡乘隆波。

丹山届炎野,硌硌亦峨峨。

道逢皆货殖,毂击肩相摩。

当衢使猛气,家有人荷戈。

诵读岂不闻,时藻空遮罗。

考古觌疑字,无由订差讹。

江汉故人在,我劳魂梦多!

形式: 古风 押[歌]韵

咏怀(其二十二)

川泽静幽默,杳然舒我情。

靡草伏衢路,松声流太清。

树兰十二亩,芬芳恰一生。

念此山中物,顺性得所成。

如何枯朽质,遥遥日南征。

形式: 古风 押[庚]韵

咏怀(其二十三)

高张逸清响,澡雪盥垢氛。

领会无始意,结交云中君。

似谓鱼鸟乐,远殊竹帛勋。

俗物眼中尽,笔砚良可焚。

伏槛看丁子,纷陈皇古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