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信绝世,窈窕秘瑶台。
岁华坐将晚,玉辇何当来。
一以画为赏,有如鸩为媒。
含悲下紫殿,即路指黄埃。
光艳动左右,君心再徘徊。
白水不可变,孤芳从此摧。
盛时能几何,千载独馀哀。
至今青冢傍,积怨昏不开。
掖庭用色选,丹青以利回。
寄语闺中子,何憾处蒿莱。
不详
经学家、散文家。一作原甫,临江新喻荻斜(今属江西樟树)。庆历六年与弟刘攽同科进士,以大理评事通判蔡州,后官至集贤院学士。与梅尧臣、欧阳修交往较多。为人耿直,立朝敢言,为政有绩,出使有功。学识渊博,欧阳修说他“自六经百氏古今传记,下至天文、地理、卜医、数术、浮图、老庄之说,无所不通;其为文章尤敏赡”,与弟刘攽合称为北宋二刘,著有《公是集》
松阴何婆娑,松盖何偃蹇。
松香不堪折,松色无可选。
旦暮青松间,吟怀未尝远。
严霜百木死,高秀初欲展。
泠泠海风飘,辉辉甘露泫。
去矣混尘滓,怀哉邈林巘。
谅无刀斧忧,千载行可践。
辇毂念山海,谁期共攀搴。
独有风入声,琴中尚悠衍。
张良韩孺子,夙昔志未伸。
授书黄石公,问礼仓海君。
契合见神助,济时效经纶。
指挥转雷电,顾盻定楚秦。
以伋三寸舌,抗兹百万军。
一为帝王师,晚就赤松宾。
富贵心不屑,功名谅谁论。
出处何昭昭,贤哉古之人。
麟趾感素文,跃鱼赴鸣琴。
殊类岂自识,至和动其心。
济世有先觉,铸人不铸金。
删诗在正始,好乐非好音。
万生依陶冶,一气谐飞沈。
贱子晚及门,独学谬知今。
趋隅诵所志,踊跃不自任。
救渴而饮河,栖枝以巢林。
量微志复小,俛仰感高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