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游坡亭韵

元气周九垓,时阖亦时开。

波光涵万象,耀彼山之隈。

俯视尘寰袖,高陟空中台。

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颜回。

六经失真诠,瓦缶时鸣雷。

逐逐翳枝落,那将根本培。

遥聆金石语,遐思真奇瑰。

空山风月夜,怅望独徘徊。

飞云探天乙,铁桥为君媒。

漫尔羡坡老,乾坤亦殊才。

冥坐俟东晓,身世忘堪哀。

形式: 古风 押[灰]韵

鉴赏

这首诗以磅礴的气势和深邃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自然与人生的独特见解。首句“元气周九垓,时阖亦时开”,以“元气”象征宇宙本源,形象地描绘了天地间阴阳交替、万物更迭的自然规律。接着,“波光涵万象,耀彼山之隈”,通过生动的比喻,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山川湖海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俯视尘寰袖,高陟空中台”,表达了诗人超越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渴望。他想象自己站在高处,俯瞰人间,又向往着更高远的精神境界。“引盼尼山上,千古一颜回”,引用颜回的故事,表达了对圣贤智慧的敬仰和追求。

“六经失真诠,瓦缶时鸣雷”,批评了当时社会道德沦丧、知识混乱的现象,呼吁回归经典,寻找真理。“逐逐翳枝落,那将根本培”,强调了坚守正道、培养根基的重要性。

“遥聆金石语,遐思真奇瑰”,表达了诗人对真理的渴望和对美好事物的赞美。“空山风月夜,怅望独徘徊”,描绘了诗人孤独而深沉的内心世界,以及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飞云探天乙,铁桥为君媒”,运用浪漫的想象,表达了诗人对自由、理想的追求。“漫尔羡坡老,乾坤亦殊才”,借赞美苏轼,表达了对杰出人才的敬仰。

最后,“冥坐俟东晓,身世忘堪哀”,展现了诗人超脱世俗、期待新生活的态度,以及对生命意义的深刻思考。整首诗情感丰富,意境深远,体现了明代文人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独特感悟。

收录诗词(43)

薛侃(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博罗赖县丞致仕归

忆昔孤台月,尝照好怀开。

逖哉廿馀载,邂逅罗山偎。

村宁厖吠寂,鞭阁坐苔莓。

高隼临荆枳,戛戛鸣且飞。

有鸟惜毛羽,浩然怀东归。

桑梓有馀乐,偃仰复奚为。

童叟卧攀辙,行矣不可违。

形式: 古风

泥行路

积雨仍天阴,徒行滑只脚。

顾此冰渊危,凛凛轰雷掣。

举足靡他之,凝眸不敢歇。

瞬息有懈昏,一跌衣蓑成弗洁。

百骸五体赖无伤,屹起前征犹猛烈。

倾斜至再复至三,扶桑树上生明月。

清宵照见长途幽。始觉吾才犹未竭。

兢兢独往惟独知,从今密矣还加密。

行行远出此泞泥,稳步长空登帝阙。

无顺无逆无喜忧,不加不减不磨涅。

桃花流水处处是,天台尔时方说人中杰。

形式: 古风

遇蓬辣有感

防危新径辟,凿石乱滩平。

难妄仁者意,千载诵西亭。

形式: 五言绝句

陈舜夫自诏安从游离山今又即我罗浮归送以诗

翩翩数日程,驰驰复千里。

今昔此月明,共照幽人思。

高者非真隐,通者非真仕。

勿助勿忘中,真儒事何事。

子夏惟笃信,曾子务反已。

更问说者谁,应见龙门意。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