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扫地游.和秋崖见寿。秋崖时谒选,留词去

春台路古,想店月潭云,鸡鸣关候。巾车尔久。

记湘累降日,留词劝酒。不是行边,待与持杯论斗。

算吾寿。已待得河清,万古晴昼。京国事转手。

漫宫粉堆黄,髻妆啼旧。瑶池在否。

自刘郎去后,宴期重负。解事天公,道是全无又有。

浯溪友。笑浯溪、至今聱叟。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的诗人刘辰翁所作,名为《扫花游》或《扫地游》,和秋崖见寿。这首诗通过描绘春日闲适之景,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下面是对这首诗的一些鉴赏。

首句“春台路古”,以“春”字开篇,营造出一个生机勃勃的季节背景。“台路古”则透露出一股淡淡的古意,仿佛带着历史的沧桑感。紧接着,“想店月潭云,鸡鸣关候”,诗人通过对店铺中月光和潭水的描绘,以及鸡鸣声和关隘的提及,展现了一种静谧而又不乏生机的画面。

“巾车尔久”一句,则是诗人对时光流逝的一种感慨。这里的“巾车”,即古代用于计量时间的工具,表明了诗人对时间的珍惜和对长久等待的无奈。

接下来的“记湘累降日,留词劝酒”两句,是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回忆,以及对于友人的思念和对生命短暂的感慨。这里的“湘累”,即指古代的湘水流域,而“累降日”,则是时间的长河在不经意间一天天地流逝。而“留词劝酒”,则是诗人通过文字记录下对友人的思念,并借着酒来缓解心中的感慨。

至于“不是行边,待与持杯论斗。算吾寿。”这两句,则更加深化了诗人对于生命有限的沉思和对时间的珍惜。在这里,“不是行边”表明诗人并非在边疆,而是在内心深处的自我省察;“待与持杯论斗”,则是用酒来衡量生命,通过饮酒来消磨时光,感慨于年华易逝。

最后几句,“已待得河清,万古晴昼。京国事转手。漫宫粉堆黄,髻妆啼旧。”诗人表达了对未来美好愿景的期待,同时也透露着一种历史沧桑和无常感。这里的“河清”、“晴昼”,都是理想状态的描绘,而“京国事转手”,则是权力更迭、世事变幻的写照;至于“漫宫粉堆黄,髻妆啼旧”,则是对往昔繁华如过眼云烟的感慨。

诗的末尾,“瑶池在否。自刘郎去后,宴期重负。”表达了诗人对于友人的思念和相聚时光的怀念。“瑶池”这里可能是指某个特定之地,而“自刘郎去后”,则是在提及一位朋友或是一段往事;“宴期重负”,则是对未来的期待,同时也带有一丝无奈。

整首诗通过对景物的描绘和内心感慨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友情、时光和生命的深刻体悟。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三)和默轩初度韵

书题拂拂洞庭香。孕云黄。粲珠光。

唤谪仙人,除是贺知章。

未老得闲闲到老,无一事,和诗忙。

是中曾著老人双。送千觞。乐谁妨。

世上输赢,不似烂柯长。

晚入耆英年最少,空结客,少年场。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二)春兴

一年春事几何空。杏花红。海棠红。

看取枝头,无语怨天公。

幸自一晴晴太暖,三日雨,五更风。

山中长自忆城中。到城中。望水东。

说尽闲情,无日不匆匆。

昨日也同花下饮,终有恨,不曾浓。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一)西湖感怀

涌金门外上船场。湖山堂。众贤堂。

到几凄凉,城角夜吹霜。

谁识两峰相对语,天惨惨,水茫茫。

月移疏影傍人墙。怕昏黄。又昏黄。

旧日朱门,四圣暗飘香。

驿使不来春又老,南共北,断人肠。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子(其四)海棠花下烧烛词

红敧醉袖殢阑干。夜将阑。去难拚。

烧蜜调蜂,重照锦团栾。

春到洞房深处暖,方知道,月宫寒。

枝枝红泪不曾乾。背人弹。语羞檀。

欲睡心情,一似梦惊残。

正自朦胧花下好,银烛里,几人看。

形式: 词牌: 江城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