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其一)西湖感怀

涌金门外上船场。湖山堂。众贤堂。

到几凄凉,城角夜吹霜。

谁识两峰相对语,天惨惨,水茫茫。

月移疏影傍人墙。怕昏黄。又昏黄。

旧日朱门,四圣暗飘香。

驿使不来春又老,南共北,断人肠。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翻译

在涌金门外的上船场,湖山堂和众贤堂。
景象多么凄凉,城角夜晚传来寒霜的笛声。
又有谁能理解,两座山峰仿佛在对话,天空阴沉沉,水面迷茫茫。
月光穿过稀疏的树影照在人墙上,光线昏黄,又转为更深的昏黄。
昔日豪门大宅,残留着四圣的幽香。
驿站的使者不再来,春天已逝去,南北相隔,令人肝肠寸断。

注释

涌金门外:杭州的地点名。
湖山堂:可能是景点名。
众贤堂:可能也是景点或会堂名。
凄凉:冷清、悲凉。
城角:城墙的一角。
夜吹霜:夜晚的寒风吹过。
两峰相对语:形容山峰似乎在交流。
天惨惨:阴沉沉的天空。
水茫茫:水面广阔无边。
月移疏影:月光移动,投下稀疏的影子。
傍人墙:靠近人居住的墙壁。
旧日朱门:过去的豪门府邸。
四圣:可能指代某种传说或信仰中的神灵。
飘香:残留香气。
驿使:古代传递官府文书的人。
春又老:春天即将过去。
南共北:南北两地。
断人肠:令人内心痛苦。

鉴赏

这首词作是刘辰翁的《江城子·其一·西湖感怀》,创作于宋末元初。诗人通过描绘西湖边上的景色和氛围,表达了自己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现实困境的无奈。

"涌金门外上船场" 一句,设定了整个词作的场景:在涌金门外,那里有一个繁忙的上船处。"湖山堂。众贤堂" 则描绘出湖边的建筑物,既是自然美景,也包含着人文气息。

接下来的"到几凄凉,城角夜吹霜",诗人通过对环境的细腻描写,传达了一种深秋或初冬时节的寒冷与萧瑟。这里的"凄凉"和"霜"都加强了这种感觉。

"谁识两峰相对语" 这一句是词作中最富有诗意的一段,通过设问的形式,表达出一种难以言传的情怀。"天惨惨,水茫茫" 则继续描绘出那广阔而又孤寂的自然景象。

"月移疏影傍人墙" 这里用了"月移"来形容时间的流逝和变化,同时也强调了夜晚的宁静与空旷。"怕昏黄。又昏黄" 则表达了一种对过去美好时光即将消逝的担忧。

最后,"旧日朱门,四圣暗飘香" 一句,通过对旧日朱门(可能是指某个重要人物居所)和四圣(可能指孔子、颜回、子贡、子路)的描写,再次唤起了过去的记忆,那些美好的时光如今只剩下淡淡的香气在空中飘散。"驿使不来春又老,南共北,断人肠" 则表达出对远方消息的期待与失望,以及时间流逝带来的无尽哀伤。

总体而言,这首词作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

收录诗词(563)

刘辰翁(宋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须溪。南宋末年著名的爱国诗人。景定三年(1262)登进士第。他一生一生致力于文学创作和文学批评活动,为后人留下了可贵的丰厚文化遗产,遗著由子刘将孙编为《须溪先生全集》,《宋史·艺文志》著录为一百卷,已佚

  • 字:会孟
  • 籍贯:庐陵灌溪(今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梅塘乡小灌村)
  • 生卒年:1233.2.4—1297.2.12

相关古诗词

江城子(其四)海棠花下烧烛词

红敧醉袖殢阑干。夜将阑。去难拚。

烧蜜调蜂,重照锦团栾。

春到洞房深处暖,方知道,月宫寒。

枝枝红泪不曾乾。背人弹。语羞檀。

欲睡心情,一似梦惊残。

正自朦胧花下好,银烛里,几人看。

形式: 词牌: 江城子

江城梅花引(其二)

相思无处著春寒。傍阑干。湿阑干。

似我情怀,处处忆临安。

想见夜深村鼓静,灯晕碧,为傍人,说上元。

是花是雪无意看。雨摧残。雨摧残。探春未还。

到春还、似不如闲。感恨千般、憔悴做花难。

不惜与君同一醉,君不见,铜雀台,望老瞒。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江城梅花引(其一)辛巳洪都上元

几年城中无看灯。夜三更。月空明。

野庙残梅,村鼓自春声。

长笑儿童忙踏舞,何曾见,宣德棚,不夜城。

去年今年又伤心。去年晴。去年曾。

不似今年,闲坐处、却不曾行。

忆去年人、弹烛泪纵横。

想见西窗窗下月,窗下月,是无情,是有情。

形式: 词牌: 江城梅花引

百字令(其二)寿陈静山,少吾一岁

洞房停烛,似新岁,数到上元时节。

一盏屠苏千岁酒,添得新人罗列。

昨日迎长,今朝献寿,赏团团佳月。

永和春好,用之不竭嘉客。

见说海上归来,有如瓜大枣,无人分得。

六十二三刘梦得,输与香山乐色。

菱谷二绡,杨枝春草,歌舞琵琶笛。

只愁元日,玉龙催上金驿。

形式: 词牌: 念奴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