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恃何颜色漫狂颠,虽取花名未敢怜。
寒士衣裳思挟纩,相公帘幕欲漫天。
吹嘘不起春泥上,撩乱无端老鬓边。
一种当门小儿子,傍风因日弄轻圆。
这首诗是明代画家沈周所作的《杨花二首(其二)》。诗人以杨花为题材,通过对杨花的描绘,寓言人生的境遇和感慨。首句“恃何颜色漫狂颠”,形象地刻画了杨花凭借其白色花朵的轻盈飘逸,看似狂放不羁;然而“虽取花名未敢怜”,暗示了诗人对杨花虽美却命运多舛的同情。
接下来,“寒士衣裳思挟纩”借寒士的形象,表达了对贫寒之人的关怀,杨花如同棉絮般的轻柔,让人联想到温暖的衣物;而“相公帘幕欲漫天”则描绘了杨花漫天飞舞,仿佛要覆盖住权贵的宅院,暗讽世态炎凉。
“吹嘘不起春泥上,撩乱无端老鬓边”两句,通过写杨花无法停留在春泥之上,只能随风飘落,象征着生命的短暂和无奈,同时也反映了诗人对自己年华老去的感叹。“一种当门小儿子,傍风因日弄轻圆”以杨花比喻那些在权势面前摇摆不定的小人,他们如杨花般随风转舵,玩弄权谋。
整首诗通过杨花这一意象,既展现了自然景象,又融入了深沉的人生哲理,体现了沈周诗作中寓言式的艺术手法。
不详
白石翁、玉田生、有居竹居主人等。汉族。生於明宣德二年,卒於明正德四年,享年八十三岁。不应科举,专事诗文、书画,是明代中期文人画“吴派”的开创者,与文徵明、唐寅、仇英并称“明四家”。传世作品有《庐山高图》、《秋林话旧图》、《沧州趣图》。著有《石田集》、《客座新闻》等
白头尽是老便宜,六十馀生天地私。
学舞固无长袖子,出游还有小车儿。
绿阴如水微吟处,紫袷含风半暖时。
瘦影任君描写去,百年草木要相思。
春官司署尽能閒,犹道劳形与病关。
身在早朝霜马上,青青残梦是吴山。
神武高冠挂急流,老人之事少年谋。
江南四百八十寺,处处磨碑待记游。
到手功名赋子虚,深山长谷觅安居。
读书已足功名事,更读人间未读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