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苦雨

云暗沈山,风寒搅树。丛篁低戛和烟语。

丙丁帖子画成空,蕉窗又听连宵雨。

销暑何人,占晴无据。未秋已自含秋绪。

江流常笑北来无,分明屋似临江住。

形式: 词牌: 踏莎行

鉴赏

这首《踏莎行·苦雨》描绘了一幅阴沉、寒冷、雨水连绵的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作者对雨季的深切感受。

首句“云暗沈山,风寒搅树”以“云暗”、“山沈”、“风寒”、“树搅”四字,勾勒出一幅阴郁的画面,云层厚重,山色黯淡,寒风凛冽,树木摇曳,营造出一种压抑的氛围。

接着,“丛篁低戛和烟语”,竹林在烟雨中低语,仿佛在诉说着雨季的故事,增加了画面的生动性和情感的深度。

“丙丁帖子画成空,蕉窗又听连宵雨。”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丙丁代表火,与雨形成鲜明对比,暗示着内心的烦躁与外界环境的冲突。蕉窗听雨,既是自然界的雨声,也是内心情感的回响,表现了作者在雨中的孤独与思考。

“销暑何人,占晴无据。”在炎热的夏季,寻找避暑之法却无人可寻,预示着生活的无奈与困境。而“未秋已自含秋绪”,还未到秋天,就已经感受到了秋天的忧愁,体现了作者对未来的忧虑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最后,“江流常笑北来无,分明屋似临江住。”江水似乎在嘲笑北方来的船只无法到达,而自己的居所仿佛就坐落在江边,表达了对现状的不满和对自由的向往。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邃的情感表达,展现了作者在苦雨季节中的复杂心情,既有对自然景色的细腻观察,也有对生活状态的深刻反思,充满了诗意和哲理。

收录诗词(42)

周寿昌(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字荇农,晚号自庵。道光二十五年进士,授编修,擢至侍讲。太平军攻湘时尝劾赛尚阿、和春作战不力,称敢言。后随办京畿防务,不畏上官,敢据实开释无辜。官至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光绪初罢官居京师,专注著述。诗文书画均为时所重。心力所瘁,则在两《汉书》,有《汉书注校补》、《后汉书注补正》、《三国志注證遗》、《思益堂集》等

  • 字:应甫
  • 籍贯:湖南长沙
  • 生卒年:1814—1884

相关古诗词

摸鱼儿.陈编修汝翼病死,次日其妾吴氏殉之,时癸未七月廿二日

惜匆匆楼头燕子,秋来留便难住。

成灰红粉犹生叹,况作高楼坠蕊。秋最苦。

见多少、西风败草无青处。问天莫语。

任同穴杳冥,鸩觞和血,九地觅归路。

断肠事,争肯徘徊自误。侬心未许人觊。

只伤君献凌云赋,毕竟虚名何补。君可悟。

君不见、严徐东马皆尘土。百年似此,尚有个清娱。

夜台寂寞,随着子长去。

形式: 词牌: 摸鱼儿

唐多令.雨后南下洼看芦洲水涨,邈然有江湖间意

一碧荡芦洲,晴沙得雨流。趁西风、作去弄新秋。

绝似湘江波色冷,只少个,钓渔舟。

雨霁夕阳收,钟声撼寺楼。望西山云气仍浮。

准约重阳来载酒,篱外菊,试开不。

形式: 词牌: 唐多令

杏花天.清明

禁烟时节花飞絮,又一点分来宫炬。

冶春心事低迷处,豆蔻梢头风雨。

渐移了暖红帘幕,又闲了踏青箫鼓。

莺莺燕燕都来诉,无计将伊分付。

形式: 词牌: 杏花天

南浦.次顾子山和玉田春水韵

暗渡柳梢春,只栏边、斗鸭今朝先晓。

新绿没篙痕,渔梁外,残雪东风全扫。

鱼鳞渐起,嫩红一点溪桃小。

早有渔榔句引出,来问落英芳草。春风底事干卿。

把镜里新蛾,无端绉了。

南浦画船横,垂杨岸、已是玉骢嘶到。

蘅皋路渺,江梅青子流莺悄。

料得浣纱溪畔石,后日来时应少。

形式: 词牌: 南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