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单应之往閤山(其二)

回首名山我旧游,曾将风袂挹浮丘。

如今不及台边水,长向山前山后流。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朱熹所作的《送单应之往閤山(其二)》。诗人以“回首名山我旧游”开篇,表达了对曾经游览过的名山的怀念之情。接着,“曾将风袂挹浮丘”,描绘了诗人与仙人浮丘共饮的浪漫场景,隐含着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忆。

“如今不及台边水,长向山前山后流。”这两句诗则转向现实,通过对比昔日与今日,表达了对时光流逝、世事变迁的感慨。诗人感叹于自己无法再回到过去,只能看着山前山后的流水,仿佛在诉说着时间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比手法,抒发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以及对时间流逝的无奈感,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

收录诗词(1440)

朱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行五十二,小名沋郎,小字季延,一字仲晦,晚称晦翁,又称紫阳先生、考亭先生、沧州病叟、、逆翁。谥文,又称朱文公。汉族,祖籍南宋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三明市)。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世称朱子,是孔子、孟子以来最杰出的弘扬儒学的大师

  • 字:元晦
  • 号:晦庵
  • 籍贯:云谷老
  • 生卒年:1130年9月15日~1200年4月23日

相关古诗词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其一)

偶随云去伴云归,笑指清都在翠微。

为我中间留一榻,他年去著薜萝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其二)

玉笥山连都水坑,拂云楼殿对峥嵘。

君归后夜无馀事,卧听寒泉落涧声。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送李道士归玉笥三首(其三)

莫惜临行酒一杯,看君上马古城隈。

相望两地无多远,频寄音书与雁来。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灰]韵

题赤城观

落日空山秋气清,泠泠古木乱蝉鸣。

仙人一去鹤不返,剑客重来丹已成。

静对竹炉烟缕直,细看月窟桂华生。

此身旧有蓬瀛约,玉简归来问姓名。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