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君怨.题春波独载图

一棹莫愁烟艇。飞破玉壶清影。水溅粉绡寒。

渺云鬟。不肯凌波微步。却载春愁归去。

风澹楚魂惊。隔瑶京。

形式: 词牌: 昭君怨

鉴赏

这首《昭君怨·题春波独载图》是宋代词人高观国的作品。它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女子泛舟的画面,展现了词人的艺术想象力和情感表达。

"一棹莫愁烟艇",开篇便以"莫愁"入题,暗示了女子的内心世界,可能带有淡淡的忧郁或离愁。"烟艇"则形象地描绘出船只在烟波中穿行,如同梦境般轻盈而朦胧。

"飞破玉壶清影","玉壶"象征着清澈的水面,"清影"则暗示月光或星光映照下的湖面,营造出一种宁静而神秘的氛围。"飞破"二字,既写出了船行之快,也暗含了女子内心的激荡。

"水溅粉绡寒",进一步描绘女子乘舟时的情景,"粉绡"代指她的衣裳,"寒"字不仅形容水花带来的凉意,也可能寓言她的心境凄冷。

"渺云鬟"中的"云鬟"形容女子的秀发如云,"渺"字则写出女子身影在水面上的若隐若现,增添了画面的动态感和神秘感。

下片转向女子的情感:“不肯凌波微步”,她不愿像传说中的洛神那样涉水而行,而是选择独自离去,这表达了她的孤独和决绝。“却载春愁归去”揭示了她心中的愁绪,不仅仅是季节的转换,更是情感的沉淀。

最后两句“风澹楚魂惊,隔瑶京”,“风澹”描绘出风的轻柔,与上文的“飞破”形成对比,暗示女子心境的平静与外界的宁静。"楚魂惊"可能指的是她对远方的思念或对未知命运的忧虑,"隔瑶京"则象征着她与现实世界的距离,以及对理想或故土的遥不可及。

整体来看,这首词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词语,刻画了一个独自泛舟的女子形象,传达出深沉的情感和丰富的意象,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柳梢青.柳

翠拂晴波,烟垂古岸,灞桥春色。

斜带鸦啼,乱萦莺梦,愁丝如织。

为怜张绪风流,正瘦损、宫腰褪碧。

绽绾同心,留连不住,天涯行客。

形式: 词牌: 柳梢青

洞仙歌.题真

轻痕浅晕。偷染春风面。恰似西施影儿现。

拟新妆、临槛一段天真,闲态度,长恁香娇玉软。

从今怀袖里,不暂相离,似笑如颦任舒卷。

顾芳容不老,只似如今,娇不语、无奈情深意远。

便雨隔云疏暂分携,也时展丹青,见伊一见。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点绛唇

天外青鸾,几时常向人间住。断歌零舞。

月上桐阴暮。憔悴潘郎,不解为花主。知何处。

梦云愁雨。怕向西楼去。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

钓月篷闲,载诗却向旗亭醉。翠蒲阴外。

莫放双鸥起。水佩仙裳,洒落烟云意。来相试。

玉绡新制。要写蓬壶记。

形式: 词牌: 点绛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