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仙歌.题真

轻痕浅晕。偷染春风面。恰似西施影儿现。

拟新妆、临槛一段天真,闲态度,长恁香娇玉软。

从今怀袖里,不暂相离,似笑如颦任舒卷。

顾芳容不老,只似如今,娇不语、无奈情深意远。

便雨隔云疏暂分携,也时展丹青,见伊一见。

形式: 词牌: 洞仙歌

翻译

轻淡的痕迹,淡淡的晕色,悄悄地沾染在春风中,如同西施的倩影乍现。
她仿若新妆打扮,倚靠栏杆,流露出自然纯真的姿态,悠闲而娇媚,如玉质般柔软。
从此,她的美丽身影常伴我左右,无论喜怒哀乐,我都愿珍藏在心底,仿佛看到她的笑容和蹙眉。
她的容貌永远青春不老,就像现在这样,娇羞不语,却无法抵挡深深的爱意和遥远的情感。
即使雨隔着云层短暂分离,我也时常通过画作来相见,以求一睹她的芳颜。

注释

轻痕:淡淡的痕迹。
浅晕:淡淡的晕色。
偷染:悄悄沾染。
春风面:春风中的脸庞。
西施影儿现:像西施的身影出现。
新妆:新打扮。
天真:自然纯真。
香娇玉软:娇媚如玉般柔软。
怀袖里:在怀中。
不暂相离:永不分离。
笑如颦:笑和皱眉。
舒卷:展现情绪。
芳容不老:容貌永驻青春。
娇不语:娇羞不说话。
无奈情深意远:深情而难以言表。
雨隔云疏:雨隔着稀疏的云层。
分携:短暂分离。
丹青:画作。
伊一见:见她一面。

鉴赏

这首宋词《洞仙歌·题真》是高观国所作,描绘了一幅春日闺中女子的生动画面。"轻痕浅晕"和"偷染春风面"形象地写出女子被春风吹拂,脸颊上泛起淡淡的红晕,宛如西施般含羞带怯的美态。"拟新妆、临槛一段天真",写她精心打扮,却保持着自然不做作的气质,流露出闲适而娇媚的神态。

"从今怀袖里,不暂相离"表达了对女子容颜的深深眷恋,仿佛她的笑容和愁容都能随时在怀中展现,无论何时何地都不愿分离。"顾芳容不老",赞美了女子的青春常驻,"娇不语、无奈情深意远"则揭示了她内心深处的情感深沉而绵长。

最后三句,"便雨隔云疏暂分携,也时展丹青,见伊一见",即使相隔遥远,也能通过画卷寄托思念,表达了词人对女子的深深思念之情,即使只能在画中相见,也足以慰藉心灵。整体而言,这首词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美丽且情感丰富的女子形象,展现了词人对美的追求和对爱情的执着。

收录诗词(108)

高观国(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南宋词人。生卒年不详。生活于南宋中期,年代约与姜夔相近。与史达祖友善,常常相互唱和,词亦齐名,时称“高,史”。其成就虽不及史达祖,但也有值得重视之处。他善于创造名句警语,如“香心静,波心冷,琴心怨,客心惊”;“开遍西湖春意烂,算群花、正作江山梦”,都颇为后人传诵。从其作品中看不出有仕宦的痕迹,大约是一位以填词为业的吟社中人。为“南宋十杰”之一。有词集《竹屋痴语》

  • 字:宾王
  • 号:竹屋
  • 籍贯:山阴(今浙江绍兴)

相关古诗词

点绛唇

天外青鸾,几时常向人间住。断歌零舞。

月上桐阴暮。憔悴潘郎,不解为花主。知何处。

梦云愁雨。怕向西楼去。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点绛唇

钓月篷闲,载诗却向旗亭醉。翠蒲阴外。

莫放双鸥起。水佩仙裳,洒落烟云意。来相试。

玉绡新制。要写蓬壶记。

形式: 词牌: 点绛唇

玲珑四犯

水外轻阴,做弄得飞云,吹断晴絮。驻马桥西,还系旧时芳树。不见翠陌寻春,每问著、小桃无语。恨燕莺、不识闲情,却隔乱红飞去。

少年曾识春风意,到如今、怨怀难诉。魂惊冉冉江南远,烟草愁如许。此意待写翠笺,奈断肠、都无新句。问甚时、舞凤歌鸾,花里再看仙侣。

形式: 词牌: 玲珑四犯

祝英台近(其二)

一窗闲,孤烬冷,独自个春睡。

绣被熏香,不似旧风味。

静听滴滴檐声,惊愁搅梦,更不管、庾郎心碎。

念芳意。一并十日春寒,梅花煞憔悴。

懒做新词,春在可怜里。

几时挑菜踏青,云沈雨断,尽分付、楚天之外。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