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仁示去岁所赋菊屏菊塔二诗辄以一篇答之

斯民去古远,日与巧伪迁。

粲粲黄金花,揉屈同杯棬。

列屏耸浮图,光彩生盘筵。

匪惟悦群儿,爱咏及华颠。

我欲叱园史,解结除其编。

万物有本性,各使归自然。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翻译

人民离古代已经久远,每天都在与巧妙的虚伪变化中度过。
灿烂的黄金花朵,弯曲得如同饮酒的杯棬。
排列的屏风像浮动的佛塔,光彩照人,装饰着宴席。
这不只是取悦于孩童,连老者也喜爱吟咏这样的诗篇。
我想要呵斥园丁,解开束缚,让它们回归自然。
世间万物皆有其本性,应让它们顺应自然法则。

注释

斯民:人民。
去古远:离古代久远。
巧伪:巧妙的虚伪。
迁:变化。
黄金花:灿烂的花朵。
揉屈:弯曲。
杯棬:饮酒的杯。
列屏:排列的屏风。
浮图:佛塔。
光彩:光彩照人。
盘筵:宴席。
匪惟:不只是。
悦群儿:取悦孩童。
咏:吟咏。
华颠:老者的白发。
园史:园丁。
解结除其编:解开束缚。
万物:世间万物。
本性:本然特性。
归自然:顺应自然。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韩维的作品,名为《景仁示去岁所赋菊屏菊塔二诗辄以一篇答之》。诗中,诗人批评了现代社会人们离古代淳朴渐行渐远,变得虚伪机巧,用"黄金花"和"杯棬"的比喻,暗示这种变化如同扭曲的美,失去了本来的质朴。他描述了华丽的菊屏和塔形装饰,虽然吸引众人目光,连老者也喜爱吟咏,但诗人对此表示不满,希望去除这些过度的装饰,让事物回归其自然的本质。

诗中体现了诗人对于返璞归真的向往,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反思,认为万物都有其固有的本性,应当顺应自然,不加过多雕琢。整体上,这首诗寓言性强,语言含蓄,富有哲理。

收录诗词(1022)

韩维(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朝发灵树寄曼叔师厚

朝发灵树东,旷野阴气积。

驱马入草间,左右号鹳鹢。

重云黕玄幕,孤月隐白壁。

攲危涉涂淖,转侧缘沟脉。

凉风满川陆,眺览多所适。

却想会合乐,转首已成昔。

诸君豪俊士,经训饱搜昋。

上下古与今,抗论坚莫敌。

顾我处其间,倾听但局蹐。

校士岂所当,直以气类得。

譬如礼天坛,圭璧奠且植。

陶匏以其质,并列不为惑。

论心见表暴,吐口出白黑。

朝案每共饮,夜床仍抵迹。

嘲谐间一发,清笑高哑哑。

自谓得如此,至死无厌斁。

敢于百里间,而惮辔与策。

因诗谢所思,酬篇无我默。

形式: 古风

游北台

南谯古佳郡,四郊富登临。

晨跻北原上,却视涡水阴。

云昔魏太子,离宫构嵚崟。

故事邈已远,荒台犹至今。

危亭冠其巅,左右背长林。

是月暑尚盛,秋行不能金。

截然天地间,轩户萧以森。

凉风泛广坐,浊醪时一斟。

圆歌贯珠玑,丽句铿璆琳。

虽无管弦乐,所要在适心。

中宴下危磴,浮舟事幽寻。

披藻出潜蚌,回桡散游禽。

岸长草不断,城转树更深。

沙纹与水影,浮动光差参。

游鳞不知数,琐细如糁针。

四顾物色静,但闻天籁音。

羡此鱼鸟性,云飞而渊沉。

安得高世士,不为时好侵。

相携去缰锁,投竿坐清浔。

制芰为我裳,纫兰间予襟。

上歌唐虞道,寄适朱弦琴。

人生苟如此,何必组与簪。

形式: 古风 押[侵]韵

游汉高帝祠

平桥架荒堑,东上大冈尾。

冈头古木合,有庙荫其底。

摄衣升殿墀,龙颜俨当位。

蝙飞画帐喧,鼠啮珠旒坠。

不知谁来祀,狼籍樽与簋。

残碑压鳌背,上有太和字。

去此数百载,文剥失所次。

伊人昔经构,视汉犹视彼。

徘徊怀古意,日暮悲风里。

形式: 古风

游龙门诗十二首(其六)广化寺

日照香刹端,风生石门下。

精诚或有祷,嘉况如可把。

安得飞片云,坐看灵泽洒。

形式: 古风 押[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