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上方

凌云细路险可遵,稍从飞锡攀嶙峋。

乌巢崔嵬寄林莽,蚁穴细碎严君臣。

震开楼阁一弹指,俯览世界千微尘。

人间劫火变灭尽,此地独与湖山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山路高峻险要难以行走,稍作停留便借助僧人的锡杖攀登。
乌鸦筑巢于高大的树上,象征着森罗万象中的秩序,蚁穴虽小却井然有序如同朝廷等级。
弹指之间,震动了整个楼阁,俯瞰之下,世间万物如尘埃般渺小。
人间历经沧桑巨变,一切归于毁灭,唯有此处湖光山色依旧清新如新。

注释

凌云:高耸入云。
细路:狭窄山路。
险可遵:危险难行。
飞锡:僧人携带的锡杖。
攀嶙峋:攀登险峻。
乌巢:乌鸦的巢穴。
崔嵬:高大。
林莽:森林。
蚁穴:蚂蚁的洞穴。
严君臣:等级森严。
震开:震动。
楼阁:建筑物。
一弹指:极短的时间。
世界:宇宙。
千微尘:无数微尘。
人间劫火:人间灾难。
变灭尽:消失殆尽。
此地:此处。
湖山新:湖光山色更新。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险峻而神秘的山中景象,诗人邵彪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古上方(可能是一个高耸入云的寺庙或修行之地)的风貌。"凌云细路险可遵",开篇即写出山路的艰险,暗示着登临过程中的挑战和修行者的决心。"稍从飞锡攀嶙峋",飞锡(僧人的锡杖)与嶙峋山石相映,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僧人攀登的场景。

接下来,诗人将视线转向周围的自然景致:"乌巢崔嵬寄林莽,蚁穴细碎严君臣",乌巢象征隐秘,崔嵬的乌巢寓言高处的修行者,而蚂蚁穴则象征着秩序井然的社会结构,两者形成对比,展现出修行环境的宁静与世间人事的繁复。

"震开楼阁一弹指,俯览世界千微尘",运用夸张的手法,表达出修行者瞬间领悟的宏大与超脱,仿佛只需一弹指,就能看透世间万物的渺小。最后,诗人感慨世事无常,"人间劫火变灭尽",唯有古上方的湖光山色永恒如新,寓意着修行者的心境超越世俗变迁。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描绘古上方的环境和修行者的内心世界,表达了对超脱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向往,以及对世间沧桑变化的深刻洞察。

收录诗词(3)

邵彪(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赋丹阳县治沧浪台

秦凿断巘崿,晋圃亡町畦。

事古迹茫昧,天高水渺瀰。

缅怀褚季野,清坐行四时。

仓黄挤兴公,无乃醉魂迷。

不如颜中书,藻舟赋新诗。

芜废今几年,黄鹄怨坏陂。

令尹古循良,见利勇有为。

如云拥万锸,矢矫出大堤。

蛟龙鼓洪涛,鸥鹭舞寒漪。

危台俯回渚,长怀旷遐睎。

乃知高世心,宜与湖山期。

下注万顷田,水田数斗泥。

民乐我亦乐,举觞淡忘归。

形式: 古风

曹娥江

客舟舣尽江头月,忍听寒潮声哽噎。

那知江上无情波,总是曹娥眼中血。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屑]韵

牛水滴

铜牛肚里虽无物,中有深深似涧渊。

牧童不暇闲吹笛,苦为诗人滴砚泉。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压书石鱼

凿石镌成一对鱼,风流未数玉蟾蜍。

化时换上腰金袋,记取灯窗压尽书。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