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飞仙(其二)》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通过简练的语言描绘了对飞仙的向往与追求,以及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感悟。
首句“十万里馀都一息”,以夸张的手法展现了飞仙行踪的广阔与速度之快,仿佛在瞬间跨越了遥远的距离,暗示了飞仙超凡脱俗的能力和自由自在的生活状态。这一句不仅展示了飞仙的超然境界,也隐含了诗人对于自由与超越世俗束缚的渴望。
接着,“须知此道非人力”一句,表达了对飞仙之道的敬畏之情。这里的“此道”既指飞仙的超凡能力,也暗含着一种哲学思考,即认为达到这样的境界并非依靠人力所能及,而是需要某种超自然的力量或非凡的修为。这句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规律和人类极限的深刻认识,同时也流露出对未知世界的好奇与探索精神。
后两句“有时闲望玉山游,鸾凤满天追不得”,进一步描绘了诗人想象中的场景。他偶尔抬头仰望天空,希望能见到飞仙或与其相伴的鸾凤,但最终却未能如愿。这种无法触及的遗憾,既是对飞仙之美的向往,也是对自己无法达到如此境界的自省。通过这一场景的描绘,诗人巧妙地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实现之间的距离感,以及对自身局限性的反思。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飞仙及其超凡能力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由、超越与美的向往,同时也蕴含了对自然规律和人类自我认知的深刻思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和细腻的情感表达,使得读者在欣赏诗歌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