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宋代诗人徐积所作,名为《力仙(其一)》。诗中探讨了修道之人的智慧与实践之间的关系,以及在追求道德与真理的过程中,如何选择正确的路径和导师。
“崆峒道人良多识”,开篇点出崆峒道人知识渊博,暗示其在修行之道上的深厚造诣。接着,“易以真为难以力”一句,表达了真正的修行在于内心的真诚与真实,而非外在的努力与力量。这强调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培养比外在行为更重要。
“岂无群圣可相师”,提出疑问,是否所有圣贤都是值得学习的榜样?这句引出了对选择导师的思考,即在众多圣贤之中,如何找到最适合自己的指导者。随后,“亦有一篇言道德”则指出,或许有一篇著作能阐述道德的本质,引导人们走向正确的道路。
整首诗通过提问和回答的方式,探讨了修行过程中的关键问题:如何在知识与实践之间找到平衡,如何选择合适的导师,以及道德与真理的追求。它鼓励读者深入思考,寻找个人的修行之路,体现了宋代理学思想对个人修养和道德实践的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