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杨巍所作的《送董三同献春秋补传不遇还越中》。诗中表达了对友人董三同远赴京城献上自己编撰的《春秋补传》,却未能得到赏识,最终只能落魄归乡的感慨。
首联“嗟君万里谒枫宸,又向江湖老此身。”以“嗟”字开头,表达出对友人的同情和惋惜之情。友人跋涉万里,只为一展才华,却未能如愿,只能在江湖间老去,流露出世态炎凉的无奈。
颔联“补传抱来空泣玉,新诗赋罢浪惊人。”进一步描绘了友人献书后的境遇。他怀抱著自己的心血之作,却只能徒然哭泣,如同美玉被埋没;即使新作惊世骇俗,也无人赏识,暗含了才华不被认可的悲哀。
颈联“愁中南国干戈在,雪里长淮道路贫。”转而描述友人归途中的艰难与困苦。南国战乱不断,道路崎岖,风雪交加,生活贫困,充满了忧愁与艰辛。
尾联“荐士未如杨得意,绨袍虽赠亦沾巾。”以典故结尾,将友人与汉代的杨得意相比,杨得意曾因汉文帝的赏识而飞黄腾达,但友人却未能得到类似的机遇。即便有人赠送绨袍这样的礼物,也无法缓解内心的悲痛与失落。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友人在仕途不顺、人生失意时的复杂心情,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深深忧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