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王母垂百龄,王子瞻云起。
自兹一日养,岂以三公比。
孝子是忠臣,圣明重孝理。
疏入赐俞允,金紫归闾里。
孝弟人人同,尧舜一而已。
天子崇百年,村落走童稚。
招呼天姥精,寿酒从头起。
这首诗是明代学者湛若水为友人王南渠奉诏回家养老所作,表达了对王南渠孝行的赞美和对朝廷重视孝道的肯定。首句“王母垂百龄”寓意王南渠的母亲年事已高,接下来“王子瞻云起”象征他接受使命,准备回家尽孝。诗人认为,王南渠的孝行超越了普通的三公之位,体现了孝子即忠臣的美德。
“圣明重孝理”一句,赞扬了明王朝对于孝道的崇尚,而“疏入赐俞允,金紫归闾里”则描绘了王南渠因孝行被皇帝认可,衣锦还乡的情景。诗人进一步强调,孝悌是普世的价值观,即使是尧舜这样的圣君,也以此为治国之道。
“天子崇百年”表达天子对百岁老人的尊敬,连孩童都为之奔走相告,场面热烈。最后两句“招呼天姥精,寿酒从头起”,则是祝祷王南渠的母亲长寿,庆祝的宴席上寿酒不断,气氛温馨。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真挚,语言质朴,既是对个人孝行的颂扬,也是对社会风尚的倡导,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人文关怀。
不详
少师事陈献章。弘治十八年进士,授编修。历南京国子监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在翰林院时与王守仁同时讲学,主张“随处体认天理”,“知行并进”,反对“知先行后”,与阳明之说有所不同。后筑西樵讲舍讲学,学者称甘泉先生。卒谥文简。著有《心性图说》、《格物通》、《甘泉集》等
既有孟氏子,岂无孟氏母。
经年学不归,寿亲在行道。
暮宿新泉源,朝望滁阳云。
愿酌无穷泉,永言不朽萱。
黄生将北征,停辀问予路。
答云致子知,胡乃更外慕。
纶也避席言,吾心有知觉。
南北又西东,岐径须咨度。
四方与多岐,良知孰带来。
所以贵问学,聪明乃日开。
君随北雁来,又随南雁去。
始悟乘除理,因知去来处。
迟回三纪下,礼乐一朝举。
随子听钧天,谁能插六羽。
日照江水涯,凄风爽鸠飞。
严霜始消尽,正是好春时。
满城送司寇,冠盖何陆离。
登高云雾合,望断继以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