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营田判官郑侍御赴上都

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

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

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

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翻译

京城遥远有三千里的路程,我向西归去正好赶上一年的春光。
故乡经历过战乱仍然存在,春日里我踏上归途,它显得更加漫长。
清晨我在朝廷上奏事,秋天则汇报丰收的千箱粮谷。
有幸参与国家的治理和建设,如今已使海陵的仓库充实起来。

注释

上国:京城。
三千里:极言距离之远。
岁芳:一年的春光。
故山:故乡。
经乱:经历战乱。
归长:归程显得漫长。
晓奏:清晨奏事。
双阙:朝廷的宫门。
秋成:秋天的丰收。
万箱:形容数量众多。
开济:治理和建设。
实:充实。
海陵仓:海陵的仓库。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位官员郑侍御返回京城的场景,展现了诗人对于友人的送别之情以及对其职务完成的肯定。

“上国三千里,西还及岁芳。”表达了从远方回到国家都城的距离,以及希望他能在年轻时返回,这里的“岁芳”指的是青春年少的美好时光。

“故山经乱在,春日送归长。”这里的“故山”是对郑侍御家乡的亲切称呼,“经乱在”则暗示了一种混乱或不安定的状态,而“春日送归长”则是在春天这美好时节,为朋友的离去感到惆怅,希望他能有一个长久的安稳。

“晓奏趋双阙,秋成报万箱。”“晓奏”指的是早晨的音乐或朝廷中的奏章,“趋双阙”则是官员上朝的场景,而“秋成报万箱”则是在秋天,郑侍御完成了他的任务,带回了大量的粮食(万箱)。

“幸论开济力,已实海陵仓。”这里的“幸论”可能指的是对郑侍御工作的赞赏,“开济力”则是指他在职务上展现出的能力和成就,而“已实海陵仓”则表明他的工作已经将粮仓填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对朋友离别时的不舍,以及对其工作成绩的肯定。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惠法师游天台因怀智大师故居

翠屏瀑水知何在,鸟道猿啼过几重。

落日独摇金策去,深山谁向石桥逢。

定攀岩下丛生桂,欲买云中若个峰。

忆想东林禅诵处,寂寥惟听旧时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

送蒋侍御入秦

朝见及芳菲,恩荣出紫微。

晚光临仗奏,春色共西归。

楚客移家老,秦人访旧稀。

因君乡里去,为埽故园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送道标上人归南岳

悠然倚孤棹,却忆卧中林。

江草将归远,湘山独往深。

白云留不住,渌水去无心。

衡岳千峰乱,禅房何处寻。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侵]韵

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

燃灯传七祖,杖锡为诸侯。

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

青山春满目,白日夜随舟。

知到梁园下,苍生赖此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