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

燃灯传七祖,杖锡为诸侯。

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

青山春满目,白日夜随舟。

知到梁园下,苍生赖此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点燃灯火传承七代祖师,手执锡杖如同诸侯出行。
行云流水无拘无束,东流西逝自在其中。
满眼皆是春天的青山,日月相伴在舟行的路途上。
知道这里曾是梁园,百姓都依赖这美景游玩。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长卿的作品,名为《送勤照和尚往睢阳赴太守请》。从内容上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与惜别之情,同时也透露出一种超然物外的禅意。

"燃灯传七祖,杖锡为诸侯" 这两句诗开篇即以禅宗的历史脉络作为背景,提到佛法的传承和高僧们的修行态度。"燃灯"指的是古代禅师在夜晚用灯光照明,以示心灵的觉悟;"七祖"则是指禅宗由印度传至中国,再传承至第七代祖师弘忍的历程;"杖锡"象征着僧人的清贫和修行生活,而"为诸侯"则可能隐喻僧人以德服人,虽不在世俗官位,却有更高的精神地位。

接下来的两句"来去云无意,东西水自流" 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的观察和禅理的体悟。"来去云无意"形象地描绘出云来云往,没有固定的方向或目的,这正如人的生老病死,都是自然而然的过程,不可强求;"东西水自流"则是说江河东流西去,也是顺其自然,不受外界干扰。这些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于顺应天命、放下执着的心境。

再看"青山春满目,白日夜随舟" 这两句,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时间的流逝,表现出一种淡泊明志、超然物外的情怀。"青山春满目"表达了诗人面对美丽自然景观时的心情,是一种视觉上的满足;而"白日夜随舟"则是说,即使是在白昼,也愿意随着小舟漂泊,享受旅途中的宁静与自由。

最后两句"知到梁园下,苍生赖此游" 展示了诗人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和对自然的依恋。"知到梁园下"可能是指某个具体的地理位置,是朋友要去的地方;而"苍生赖此游"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这片土地的留恋之情,希望自己也能在这里自由自在地漫步。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和禅宗修行的描写,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顺应自然的生活态度,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友人的深切不舍。

收录诗词(486)

刘长卿(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唐代诗人。后迁居洛阳,河间(今属河北)为其郡望。唐玄宗天宝年间进士。肃宗至德中官监察御史,苏州长洲县尉,代宗大历中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又被诬再贬睦州司马。因刚而犯上,两度迁谪。德宗建中年间,官终随州刺史,世称刘随州

  • 字:文房
  • 籍贯:宣城(今属安徽)
  • 生卒年:709—789

相关古诗词

送路少府使东京便应制举

故人西奉使,胡骑正纷纷。

旧国无来信,春江独送君。

五言淩白雪,六翮向青云。

谁念沧州吏,忘机鸥鸟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蔡侍御赴上都

迟迟立驷马,久客恋潇湘。

明日谁同路,新年独到乡。

孤烟向驿远,积雪去关长。

秦地看春色,南枝不可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送裴二十一

多病长无事,开筵暂送君。

正愁帆带雨,莫望水连云。

客思闲偏极,川程远更分。

不须论早晚,惆怅又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送裴二十端公使岭南

苍梧万里路,空见白云来。

远国知何在,怜君去未回。

桂林无叶落,梅岭自花开。

陆贾千年后,谁看朝汉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