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紫岩潘庭坚四首(其一)

我穿双不借,已办一莫难。

背剑嗟锈铗,腰瓢独金丹。

岁晏乃得子,劳作青眼看。

行矣各努力,岁月飒已残。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翻译

我身无长物,只有一事难办。
背着生锈的剑,腰间挂着唯一的酒葫芦。
到了晚年才得一子,辛勤劳作只为他能看得起。
各自努力前行吧,时光匆匆已不再年少。

注释

我:主语,指诗人自己。
穿:穿戴。
双:两个。
不借:没有借来的。
已办:已经准备。
一莫难:一件难事。
背:背着。
剑:武器。
嗟:叹息。
锈铗:生锈的剑。
腰瓢:挂在腰间的葫芦。
独:仅有的。
金丹:比喻珍贵之物。
岁晏:晚年。
乃:才。
得子:得到孩子。
青眼:正眼看,表示尊重。
行矣:出发吧。
各:各自。
努力:尽力。
岁月:时光。
飒已残:迅速流逝,所剩无几。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诗人白玉蟾的作品,名为《赠紫岩潘庭坚四首·其一》。诗中通过对物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友情和人生的感悟。

“我穿双不借,已办一莫难。” 这两句开篇便展现了诗人的自信与能力,他穿着自己所织的布衣,不需要向别人借用,这“一莫难”可能指的是一件困难的事情或是一种技艺,表明诗人已经掌握了一定的技能。

“背剑嗟锈铗,腰瓢独金丹。” 这两句则描绘了诗人的豪迈与坚韧不拔的品格。背负着佩剑,即便是剑身锈蚀,也无损其锋利;腰间挂着一个小巧的瓢,内盛着“金丹”——象征着精神上的宝贵和纯净。

“岁晏乃得子,劳作青眼看。” 这两句转换了语境,从个人修为转向对后代的期许。诗人在年老时才有了孩子,这个“子”代表着希望与传承;而“劳作青眼看”则是说诗人用充满期待和辛勤工作的眼光去关注这个新生命。

“行矣各努力,岁月飒已残。” 最后两句则是对朋友或同路人的勉励。无论是在旅途中还是在生活的道路上,都要坚持自己的方向,继续前进,因为时光匆匆,岁月易逝。

整首诗通过一系列物象和情境的描绘,展现了诗人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以及对友情深厚的情感。

收录诗词(1200)

白玉蟾(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祖籍福建闽清,生于海南琼州,内丹理论家。南宗的实际创立者,创始金丹派南宗,金丹派南五祖之一。生卒年待考,原名葛长庚,本姓葛,名长庚。自称神霄散史,海南道人,琼山老人,武夷散人。幼聪慧,谙九经,能诗赋,长于书画,12岁时举童子科,作《织机》诗;才华横溢,著作甚丰。自幼从陈楠学丹法,嘉定五年(1212)八月秋,再遇陈楠于罗浮山,得授金丹火候诀并五雷大法

  • 字:如晦
  • 号:琼琯
  • 籍贯:南宋时
  • 生卒年:1134~1229

相关古诗词

赠崧庵造墨

水铢胶法仙而黠,万杵玎珰肩欲脱。

龙尾磨开紫玉腴,鼠须点动青霓活。

油然作云升太清,沛然下雨惊四溟。

何当点开众生眼,大千世界常光明。

形式: 古风

赠蓬壶丁高士琴

瓠巴骑鲸上天去,伯牙成连亦千古。

浅世断无钟子期,弦中妙意为谁举。

春风春雨满潇湘,人在蓬窗闭竹房。

竹里鹃啼喉舌冷,花间莺宿梦魂香。

客从漓沅下衡岳,满怀诗愁无处著。

请君拂去水晶尘,瀹茗一了抚然作。

道人问予若为情,伊弦凄兮余莫听。

一春十病九困酒,三月都无二日晴。

俛首沉吟声一曲,吟扭一罢撚拨续。

初如雪泉嗽鸣玉,已转忽如雨簌簌。

于中亦有蟏蛸鸣,倏忽变作冷猿声。

始疑荆轲渡易水,乃是湘妃夜涕零。

昔从抚断南风了,羑里幽人始能晓。

可叹坛中苦杏花,山高水寒即声杳。

道人此意非人间,笑咏洞章锵佩环。

能令凤舞下丹汉,云里大地垂头看。

世间鸡虫互得失,只好牧羊坐花石。

何为儿女谩昵昵,候虫时鸣徒戚戚。

输君朝朝在翠微,鹤已睡去人不知。

笑思古今一俯仰,弹到千山月落时。

君知否,梧桐枝上双燕语,尽将万事等风絮。

琴中日月何翛闲,肯使事逐孤鸿度。

形式: 古风

赠谭倚

丹山金鸑鷟,绛阙玉麒麟。

气宇秋潭月,文章阆苑春。

青云露如掌,策骑上龙津。

形式: 古风 押[真]韵

赠潘高士(其二)

龙虎战百六,乌兔交七九。

坎离直寅申,艮巽司卯酉。

一粒同朱橘,千古永不朽。

八月十五夜,三杯冬至酒。

形式: 古风 押[有]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