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清代诗人李苞的《自麻盖中过雪山至西俄洛》描绘了诗人穿越高山峻岭时的艰辛与壮丽景色。首联“昨日穿云林,今朝过雪山”,以时间的跳跃展现旅程的连续性和艰难,形象生动。接着,“咫尺风土异,苍茫宇宙宽”写出了环境的迅速变化和空间的广阔感。
“火龙不到处,夏日亦生寒”运用比喻,形容雪山气候之冷,即使在夏季也感到寒意。“冻泉依石泻,清冰作镜看”进一步描绘了冰雪世界的奇观,泉水冻结成冰,如镜面般清晰。
“松杉畏生岭,避风藏山湾”写出了植物对恶劣环境的适应,松杉选择在山湾避风,显示出生命力的坚韧。而“重叠嶂,头秃空巑岏”则描绘了山势的险峻和峰峦的奇特形态。
最后两句“饥马恨草短,仆夫苦衣单”揭示了旅途中人畜的困苦,马匹因草料不足而抱怨,仆夫因衣着单薄而受寒。诗人以“悲歌猛虎行,惆怅行路难”收尾,表达了对旅途艰辛的感慨和对未知前路的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作者在过雪山过程中的艰辛体验和对自然景观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