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暮感怀(其一)

关门岁月暗消磨,独对方塘水不波。

雨露有情滋稿壤,蓬蒿何意被阳和。

南枝向暖乘时好,背树忘忧奈老何。

细与山泉商出处,草心毕竟恋春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鉴赏

此诗《岁暮感怀(其一)》由清代诗人刘绎所作,通过描绘自然界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状态以及人生态度的深刻感悟。

首句“关门岁月暗消磨”,开门见山地表达了时间无声无息地流逝,如同关闭的门一般,让人难以察觉。接着,“独对方塘水不波”一句,以静谧的池塘映照出诗人内心的平静与孤独,水面上没有一丝波澜,仿佛是诗人内心深处的宁静写照。

“雨露有情滋稿壤,蓬蒿何意被阳和。”这两句运用拟人的手法,将雨露和阳光赋予情感,它们滋润着贫瘠的土地,给予蓬蒿生长的机会。这里不仅描绘了自然界的生命力,也隐喻了外界环境对个体成长的影响。

“南枝向暖乘时好,背树忘忧奈老何。”诗人借南枝向阳而生的形象,表达了顺应时序、追求温暖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面对衰老与忧愁时的无奈。这不仅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阶段变化的感慨。

最后,“细与山泉商出处,草心毕竟恋春多。”诗人与山泉对话,探讨生命的归宿,草心虽恋春,却终将随季节更迭而变化。这句话蕴含了对生命短暂与自然循环的深刻理解,以及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之情。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时间、生命、自然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深邃思考,以及在面对生命不可避免的变化时的感慨与领悟。

收录诗词(1135)

刘绎(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岁暮感怀(其二)

枯菀由天任折磨,世间何处定风波。

人情大抵图新岁,庭户还将转太和。

山鸟似呼行不得,金鳌犹梦夜如何。

谁无报答君亲念,并入残年抱憾多。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歌]韵

读文信国公《六艺堂诗》,敬次原韵

至圣廑删述,诗教理情性。

雅颂垂庙堂,国风集子姓。

渊源忠与孝,微旨协贞静。

中天二耀昭,此理千秋莹。

观乡知王道,庠塾蔚然盛。

遥遥文叔裔,衍派宗风正。

有翁生六子,同入蓼莪咏。

明经方起家,采薇因托兴。

同时有大贤,戾止歌鹭振。

一堂水木思,四壁金丝听。

留题示五言,六艺相照映。

岿然峙祠额,百世犹起敬。

至今栋宇新,苾芬荐芳酝。

嗟嗟忠孝门,山水郁名胜。

先泽贻孔长,沿流溯余庆。

因思昔圣心,后贤远相印。

事父与事君,学诗当有进。

兴观既在兹,失愚岂为病。

我吟信公作,神志为之定。

读书学何事,欲起重问讯。

形式: 古风

孙贞女

许身不二心,千古几男子。

谁道忠臣事,深闺乃能此。

生不读诗书,世不荣冠履。

独抱一寸愚,孑然行其是。

邱门名已入,身即非孙氏。

俯仰空所依,凭空岂得已。

且勉作孝妇,洗手承甘旨。

此志谁不怜,一家和于水。

同气合连枝,自尔成续似。

伟哉贞女心,守一慎其始。

名系义而存,两间赖人纪。

迂拙巧者嗤,世风嗟委靡。

我行遍四方,道乃在桑梓。

励尔晚节香,书彤有旧史。

形式: 古风 押[纸]韵

登层山钟秀峰和羽可舍人韵

芙蓉朵朵玉枝枝,真个层山山尽奇。

立我中峰双屐稳,看君绝顶角巾欹。

人家近在神仙洞,诗老高于太守碑。

莫怪登临惊众目,凤池客已鬓如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