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公洞

天上骡踪竟不回,洞门深闭密封苔。

神光夜烛烧丹灶,淑气晴薰讲易台。

瑶草春肥仙去远,紫芝云暖鹤归来。

清游喜挟三茅客,杖履凌空雾雨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翻译

天上的骡子足迹竟然不再返回,洞门深深关闭着覆盖着青苔。
夜晚的神光照亮了炼丹炉,晴朗的气息使讲经台充满芬芳。
春天的瑶草丰茂,仙人已离去遥远,紫芝在云间温暖,白鹤翩然归巢。
清闲的游历中我欢喜有三位茅山道士作伴,手杖和鞋子踏过空中的雾霭和雨水开启旅程。

注释

天上:指天空。
骡踪:骡子的足迹。
竟:竟然。
洞门:山洞的门。
深闭:紧紧关闭。
密封苔:长满青苔。
神光:神圣的光芒。
丹灶:炼丹的炉子。
淑气:和煦的气象。
讲易台:讲解《易经》的平台。
瑶草:仙境中的仙草。
春肥:春天茂盛。
仙去远:仙人离去。
紫芝:紫色的灵芝。
云暖:云间的温暖。
清游:清闲的游览。
三茅客:三位茅山道士。
杖履:手杖和鞋子。
凌空:穿越空中。
雾雨:雾气和雨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神秘而宁静的仙境景象。首句“天上骡踪竟不回”,暗示了张公洞隐藏在人间之上,仿佛与世隔绝,连神仙的踪迹也难以追寻。洞门深闭,青苔封印,增添了洞府的古老与幽深。

“神光夜烛烧丹灶”描绘了夜晚洞内仍有神秘的光芒,可能是修炼者的炼丹炉火,体现了道教修炼的氛围。接下来,“淑气晴薰讲易台”则写到晴天里,和煦的气息弥漫在讲经台上,可能是在举行道教的讲经活动。

“瑶草春肥仙去远”描绘了春天里瑶草丰茂,但仙人已离去,流露出一种空寂之感。然而,“紫芝云暖鹤归来”又带来一丝希望,象征着仙鹤归巢,或许预示着某种吉祥或期待。

最后两句“清游喜挟三茅客,杖履凌空雾雨开”描绘了诗人与朋友在这样的仙境中畅游,他们轻盈地踏过云雾,如同神仙一般,表达了诗人对这种超凡体验的喜悦之情。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张公洞的神秘、静谧以及与道教修行相关的场景,充满了浓厚的仙家气息。

收录诗词(1)

蔡中道(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彩云轩

洞府神仙此是家,麻姑曾驻五云车。

峰前三尺寒泉水,犹有白莲开旧花。

形式: 七言绝句 押[麻]韵

遗履轩

仙客相从往玉都,轩前惟见老松枯。

春来试问梁间燕,还是当时旧履无。

形式: 七言绝句 押[虞]韵

中阁

万仞仙山插太空,山腰依约见蓬宫。

人寰隔绝无烟到,洞府深沉有路通。

石罅生云埋柱础,海光浮日照帘栊。

野僧斋罢凭栏久,千里秋毫一望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孤青峰

琳馆松扉白昼扃,骖鸾人去已冥冥。

天开远画楼台古,地得遗丹草木灵。

万壑野云晴酿雨,一池秋水夜涵星。

麻姑仙驭今何在,槛外孤峰晚更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