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读书三首(其二)

縠纹绝似瀼西生,霜沫全如漱玉清。

稍定心源渟夜气,即开耳界度秋声。

旁观事有千端异,返照身无一点轻。

一醉等閒千日过,清江安用白鸥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秋夜读书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环境的静谧与内心的宁静。首句“縠纹绝似瀼西生”,以“縠纹”比喻水面波纹,形象地描绘出水面上细密如纱的波纹,仿佛是瀼西的水面上生长出来的一样,营造了一种静美和谐的氛围。接着,“霜沫全如漱玉清”一句,将霜沫比作漱玉,既形象又富有诗意,展现出霜沫在月光下晶莹剔透、清冷如玉的景象,进一步渲染了夜晚的清幽与纯净。

“稍定心源渟夜气,即开耳界度秋声”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逐渐平静,如同静止的水源一般,能够容纳夜晚的气息,同时,耳朵也仿佛被打开,能够听到秋天特有的声音,暗示了诗人沉浸在书本的世界中,心灵得到了净化和升华。

“旁观事有千端异,返照身无一点轻”则揭示了诗人对世间万物的深刻洞察,以及在阅读中找到自我反思的空间,使得心灵更加轻盈,不再为外界事物所累。

最后,“一醉等閒千日过,清江安用白鸥盟”两句,以“一醉”比喻长时间的沉浸于书本之中,仿佛经历了千日之醉,而“清江安用白鸥盟”则是借用了白鸥与清江的意象,表达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心灵自由自在的状态,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友情的淡泊,认为真正的友谊无需刻意维持,如同清江中的白鸥,自然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秋夜读书场景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宁静与对自然、友情的深刻理解,语言优美,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追求精神世界的高雅情趣。

收录诗词(496)

王质(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寓居兴国军(今湖北阳新县)。南宋高宗、孝宗时期著名经学家、诗人、文学家

  • 字:景文
  • 号:雪山
  • 籍贯:郓州(今山东东平)
  • 生卒年:1135年—1189年

相关古诗词

秋夜读书三首(其三)

无嫌乌帽走黄尘,尘外尘中总有人。

口但轻轻吹鸟毳,肠休轧轧转车轮。

漫张明月清风眼,试玩游丝落絮身。

半夜妙心花忽发,十方一刹现浑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秀野亭观雪

不见湘娥十二鬟,谁移白发上青山。

云开上界珠宫阙,风堕游仙玉佩环。

洄曲城孤千骑入,山阴兴尽一蓑还。

万松岭下寒溪口,遥想梅花露半斑。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从陈阜卿游翠岩

马轻人健有秋容,飞到千岩万壑中。

古殿含风寒佛骨,峻屏揭水注龙宫。

行深野屦沾空翠,睡醒僧檐转晚红。

弹指山川变光景,横江旌吹拥元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张安国闻捷

两京乔木久秋风,甘露棠梨非汉宫。

铁凤雕零周庙古,玉鱼流落汉陵空。

朝催战鼓云埋阵,夜发戈船月照篷。

宣德楼前清御道,明年元会纳群工。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