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花游.江上早春短篷听雪悄然感赋

年涯草草,又绿到江梅,暗吹残雪。冻枝自折。

正风镫历乱,酒醒时节。涴地芳华,倦客伤春更切。

笛边月。唤一片梦云,都被愁叠。幽事今杳绝。

记醉玉西湖,踏歌双楫。乱花散叶。

作荒波皱翠,替人呜咽。有限柔魂,曲里能销几别。

艳欢歇。问吴鸥、旧情谁说。

形式: 词牌: 扫地游

鉴赏

这首《扫花游·江上早春短篷听雪悄然感赋》由清代词人郑文焯创作,描绘了早春江上听雪的场景,充满了淡淡的哀愁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开篇“年涯草草,又绿到江梅,暗吹残雪”,以“草草”二字开头,暗示了时间的匆匆流逝,紧接着点出江梅初绿,暗含着冬去春来的自然更迭,而“暗吹残雪”则描绘了雪花在春风中悄悄消融的景象,营造了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

“冻枝自折。正风镫历乱,酒醒时节。”这一句通过“冻枝自折”的自然现象,与“风镫历乱”形成对比,暗示了外界环境的动荡与内心的平静。同时,“酒醒时节”也透露出词人借酒浇愁的情境,表达了对现实的无奈和逃避。

“涴地芳华,倦客伤春更切。”“涴地芳华”描绘了春花落满地面的景象,既美丽又令人伤感,进一步加深了词人的愁绪。“倦客伤春”则直接点明了词人作为旅人的身份,以及对春天来临的复杂情感,既有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也有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感慨。

“笛边月。唤一片梦云,都被愁叠。”这一句通过笛声和月色,营造了一种梦幻而又忧郁的意境,梦云被愁绪层层叠加,形象地表现了词人内心深处的愁苦与迷茫。

“幽事今杳绝。记醉玉西湖,踏歌双楫。”词人回忆起往昔在西湖边的欢乐时光,通过“醉玉”、“踏歌”等词语,展现了曾经的自由与快乐,与当前的愁绪形成了鲜明对比,突出了时光流转、物是人非的感慨。

“乱花散叶。作荒波皱翠,替人呜咽。”“乱花散叶”描绘了花朵随风飘散的景象,与“荒波皱翠”形成呼应,既表现了自然界的生机与活力,也隐含了词人内心的波动与哀伤。

“有限柔魂,曲里能销几别。”“柔魂”指词人的敏感心灵,通过“有限”二字强调了生命的短暂与脆弱,表达了词人在音乐中寻求慰藉的愿望,同时也暗示了离别的痛苦。

“问吴鸥、旧情谁说。”最后两句以问句的形式,将词人的思绪引向远方,仿佛在询问那些飞翔的鸥鸟,是否有办法传达他心中的旧情与思念,充满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担忧。

整首词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词人面对早春江上听雪时的复杂心境,既有对自然美景的欣赏,也有对人生变迁的感慨,是一首充满哲思与艺术魅力的作品。

收录诗词(364)

郑文焯(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又号叔问,晚号鹤、鹤公、鹤翁、,别署冷红词客,尝梦游石芝崦,见素鹤翔于云间,因自号石芝崦主及大鹤山人,奉天铁岭(今属辽宁)人,隶正黄旗汉军籍,而托为郑康成裔,自称高密郑氏。光绪举人,曾任内阁中书,后旅居苏州。工诗词,通音律,擅书画,懂医道,长于金石古器之鉴,而以词人著称于世,其词多表现对清王朝覆灭的悲痛,所著有《大鹤山房全集》

  • 字:俊臣
  • 号:小坡
  • 籍贯:鹤道
  • 生卒年:1856~1918

相关古诗词

徵招.乙酉立春风雨忆梅西崦将作讨春小饮

古帘暗雨江南绿,吹来梦痕都瘦。

旧物总翻新,只新愁如旧。杜郎为客久。

漫吟老、莺前花后。寂寞今朝,堆盘生菜,咬春时候。

孤负五湖心,吴尘里、轻寒暗疏歌袖。

短梦过风箫,怪销魂太骤。一年芳事又。

怕零乱、梅花十亩。正窥户、山髻招人,趁雪篷呼酒。

形式: 词牌: 徵招

台城路.见池上南枝有感

翠奁栖影骄如雪。相思五湖春阔。

闭雨閒门,人因花瘦,花更因谁瘦绝。

吟弦似咽,便唤起盈盈,那禁重折。

嫩约尘空,暗香应妒袖罗窃。年时花里赋别。

玉鬟临水见,曾斗冰洁。

屧径荒踪,笙楼细语,愁入一眉斜月。

轻寒尚怯,甚歌口吹红,梦云都热。

残酒东阑,峭风苏倦蝶。

形式: 词牌: 齐天乐

钗头凤.花步里记所见

屏山远。兰期短。小花照水吴妆浅。红窗隙。朱唇的。

旧家池馆,画春无迹。觅。觅。觅。悠然见。飘然散。

玉笙鹤背天风断。空亭立。星前忆。

便伊香影,万珠量得。值。值。值。

形式: 词牌: 撷芳词

祝英台近.金粟庵主人遇旧欢老伎慧珠,席上鼓琴,索题其秋弦话月图

澹妆收,残篆袅,斜月小坊静。

肠绕朱弦,春是曲中影。

分明一把愁丝,七条分理,替人语、声声凄哽。

好风景。多定耽误知音,旧期总无准。

倦说心挑,梦也可怜境。

是谁指上离骚,赚他红泪,尽弹断、袖痕香冷。

形式: 词牌: 祝英台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