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唐吉林咏道

博雅林夫子,隐居城市中。

家贫书甚富,学苦字尤工。

四海交名胜,诸文辨异同。

阿戎谈更好,端不负家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翻译

博雅的林夫子,他隐居在都市之中。
虽然家中清贫,但他的书籍却非常丰富,尤其在学问上刻苦钻研。
他与各地学者交流,辨别各种文章的优劣。
而谈论学术时,阿戎的见解更胜一筹,完全符合家族严谨的治学传统。

注释

博雅:学识渊博,品行高雅。
林夫子:对有学问的尊称,可能指林姓的学者。
隐居:退隐,不问世事。
城市中:都市,指人口众多的城市。
家贫:家中贫穷。
书甚富:书籍非常丰富。
学苦:学习刻苦。
字尤工:书法特别出色。
交名胜:与知名学者交往。
辨异同:辨别文章的优缺点,异同之处。
阿戎:可能是林夫子的儿子或朋友的名字。
谈更好:谈论学术见解更为出色。
端:确实,果然。
负:符合,承担。
家风:家族的风气,通常指学术或品德传统。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戴复古为怀念唐吉林所作的挽诗,以赞扬其深厚的学识和独特的品性。"博雅林夫子",将唐吉林比作学识广博的儒者,寓居于繁华的城市之中,尽管生活简朴,但家中藏书丰富,显示出他的勤奋好学。"学苦字尤工",强调他对待学问的刻苦和书法技艺的精湛。

诗中提到唐吉林与各地名流交往,对各种文献有独到见解,能够辨别其中的异同,显示出他的学术造诣和鉴别力。"阿戎谈更好","阿戎"是对朋友或晚辈的亲切称呼,此处指唐吉林在交谈中更显出色,充分体现了他的才华和人格魅力。

最后,"端不负家风",表达了对唐吉林能够继承并发扬家族优良传统的肯定,赞美了他的品格和成就。整首诗通过描绘唐吉林的生活和学识,展现了他作为学者的风采,以及对后人的积极影响。

收录诗词(989)

戴复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常居南塘石屏山,故自号石屏、石屏樵隐,南宋著名江湖诗派诗人。曾从陆游学诗,作品受晚唐诗风影响,兼具江西诗派风格。部分作品抒发爱国思想,反映人民疾苦,具有现实意义。晚年总结诗歌创作经验,以诗体写成《论诗十绝》。一生不仕,浪游江湖,后归家隐居,卒年八十余。著有《石屏诗集》、《石屏词》、《石屏新语》

  • 字:式之
  • 籍贯:天台黄岩(今属浙江台州)
  • 生卒年:1167年-约1248年

相关古诗词

挽温岭丁竹坡

潇洒复潇洒,是为丁竹坡。

生涯浑草草,诗句自多多。

恨不识是叟,悲哉作此歌。

数编遗稿在,不共葬烟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

海上鱼西寺

北风三日弭行舟,登陆因为岛寺游。

自笑奔驰如野马,本无拘束似沙鸥。

人谁与语自缄口,山有可观频举头。

小雨疏烟晚来景,老僧相对倚钟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海月星天之观

巍然华屋似凌歊,下际沧溟上九霄。

万顷波涛浴蟾兔,一天星斗转魁杓。

征鸿有感人飘泊,宿鹤无声夜寂寥。

谁似风流杨叔子,登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海陵光孝长老骥无称山谷后也共谈时事且说黄岩柑橘之美

俗子避形影,僧家共往还。

高谈犯时忌,妙语发天悭。

霜后思新橘,梦中归故山。

何时免奔走,终老白云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删]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