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仲坚挽词(其二)

窀穸无时旦,行年甫过先。

归心终莫遂,遗恨竟空填。

伯道名虽著,中郎业不传。

素书功未卒,谁为理残编。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鉴赏

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段克己所作的《封仲坚挽词(其二)》。段克己以诗文见长,此诗表达了对友人封仲坚的深切悼念之情。

首句“窀穸无时旦”,以“窀穸”指墓穴,暗含死亡之意,“无时旦”则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接下来的“行年甫过先”,点明封仲坚去世之早,令人惋惜。

“归心终莫遂”一句,表达了对封仲坚未能实现心中愿望的遗憾。而“遗恨竟空填”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遗憾的无法弥补,情感深沉而悲凉。

“伯道名虽著,中郎业不传。”这里提到的“伯道”和“中郎”可能是借指封仲坚,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封仲坚虽有名声但事业未竟的感慨。

最后,“素书功未卒,谁为理残编。”“素书”可能是指未完成的著作或遗稿,“理残编”则是整理这些未完成的作品。这句话表达了对封仲坚遗作未能完成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后人整理遗作,传承其精神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其未竟事业的惋惜,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封仲坚挽词(其三)

卖药安垂老,看书祗自资。

依依姑射恨,渺渺奉先思。

谁恤萧存后,徒昌东野诗。

孤魂招不得,独坐涕垂颐。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封仲坚挽词(其四)

萧散青牛客,伊余有素期。

诗成先取示,酒熟预令知。

夜被尝同覆,朝筇复共支。

岂期行乐地,回首总成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封仲坚挽词(其五)

谁谓如胶漆,中年永别离。

崩摧五内热,契阔一生悲。

对月听歌处,围炉把酒时。

凄然独不见,何以慰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张器之雄飞亭

落魄张公子,身贫志不凋。

鸾栖辞枳棘,鹏翼上扶摇。

季子终怀印,相如竟过桥。

香名脍人口,诗句大牛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