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金末元初时期诗人段克己所作的《封仲坚挽词(其二)》。段克己以诗文见长,此诗表达了对友人封仲坚的深切悼念之情。
首句“窀穸无时旦”,以“窀穸”指墓穴,暗含死亡之意,“无时旦”则暗示了生命的短暂与不可逆转,表达了对逝者的哀思。接下来的“行年甫过先”,点明封仲坚去世之早,令人惋惜。
“归心终莫遂”一句,表达了对封仲坚未能实现心中愿望的遗憾。而“遗恨竟空填”则进一步强调了这种遗憾的无法弥补,情感深沉而悲凉。
“伯道名虽著,中郎业不传。”这里提到的“伯道”和“中郎”可能是借指封仲坚,通过对比,诗人表达了对封仲坚虽有名声但事业未竟的感慨。
最后,“素书功未卒,谁为理残编。”“素书”可能是指未完成的著作或遗稿,“理残编”则是整理这些未完成的作品。这句话表达了对封仲坚遗作未能完成的遗憾,同时也寄托了后人整理遗作,传承其精神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挽词情感真挚,通过对逝者生平的回顾和对其未竟事业的惋惜,展现了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