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仲坚挽词(其四)

萧散青牛客,伊余有素期。

诗成先取示,酒熟预令知。

夜被尝同覆,朝筇复共支。

岂期行乐地,回首总成悲。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挽词《封仲坚挽词(其四)》由金末元初的诗人段克己所作,通过对与逝者封仲坚生前交往的回忆,表达了深切的哀思与怀念之情。

首句“萧散青牛客”,以“青牛客”这一形象,描绘了封仲坚闲适自在的生活状态,同时也暗含着一种超脱世俗的意味。接下来,“伊余有素期”则直接点明了诗人与封仲坚之间深厚的友谊和共同的期待,暗示两人曾有过许多美好的时光和计划。

“诗成先取示,酒熟预令知”两句,生动展现了两人在文学与生活上的默契与共享。无论是创作诗歌还是品酒畅谈,都充满了友情的温馨与生活的乐趣。通过这些日常活动的描述,诗人巧妙地传达出两人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夜被尝同覆,朝筇复共支”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夜晚共盖一床被子,早晨一同支撑着竹杖前行,这些细节描绘了两人在日常生活中的亲密无间,以及对彼此生活的关心与陪伴。

最后,“岂期行乐地,回首总成悲”一句,将情感推向高潮。原本以为可以共享快乐之地,如今却只能回首往事,心中满是悲伤。这不仅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美好时光消逝的感慨,以及对友情无法永恒的无奈。

整首挽词通过细腻的笔触,深情地回顾了与封仲坚共度的美好时光,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怀念和对友情的珍视,同时也流露出对生命短暂、世事无常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183)

段克己(金末元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别号菊庄。早年与弟成己并负才名,赵秉文目之为“二妙”,大书“双飞”二字名其居里。哀宗时与其弟段成己先后中进士,但入仕无门,在山村过着闲居生活。金亡,避乱龙门山中(今山西河津黄河边),时人赞为“儒林标榜”。蒙古汗国时期,与友人遨游山水,结社赋诗,自得其乐。元宪宗四年卒,年五十九。工于词曲,有《遁斋乐府》

  • 字:复之
  • 号:遁庵
  • 籍贯:绛州稷山(今山西稷山)
  • 生卒年:1196~1254

相关古诗词

封仲坚挽词(其五)

谁谓如胶漆,中年永别离。

崩摧五内热,契阔一生悲。

对月听歌处,围炉把酒时。

凄然独不见,何以慰相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张器之雄飞亭

落魄张公子,身贫志不凋。

鸾栖辞枳棘,鹏翼上扶摇。

季子终怀印,相如竟过桥。

香名脍人口,诗句大牛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萧]韵

九日山园小宴取五柳公采菊东篱下为韵赋诗侑觞(其一)

世无李元礼,谁容孔北海。

长歌归去来,篱菊无人采。

形式: 五言绝句 押[贿]韵

九日山园小宴取五柳公采菊东篱下为韵赋诗侑觞(其二)

古来贤哲人,饿死填空谷。

清杯幸不空,且醉篱边菊。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屋]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