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日有感

三见春归人未归,天涯依旧赋春诗。

一官得失不相补,万事乘除只自知。

年去年来供屈指,岭南岭北入支颐。

柳眉桃脸竞时节,难遣东风染鬓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多次看到春天归来,而人仍未归返,天涯海角依然有人吟咏春诗。
官职的得失并不能互相抵消,世间万物的增减只有自己心知肚明。
年复一年,时间流逝,只需扳着手指计算,从南岭到北岭的生活都刻在脸颊上。
柳叶新眉桃花娇颜,各自争艳于季节之中,却无法抵挡春风染白了鬓发。

注释

三见:多次。
春归:春天归来。
人未归:人未回来。
天涯:遥远的地方。
赋春诗:写关于春天的诗。
一官:一个官职。
得失:得与失。
不相补:不能互相抵消。
万事:世间万物。
乘除:增减变化。
供屈指:扳着手指计算。
岭南岭北:南岭和北岭。
入支颐:刻在脸颊上。
柳眉:柳叶般的眉毛。
桃脸:桃花般的脸颊。
竞时节:各自争艳。
难遣:难以抵挡。
东风:春风。
染鬓丝:染白头发。

鉴赏

这首宋诗《立春日有感》是黄公度所作,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人事变迁的感慨。首句“三见春归人未归”描绘了诗人多次经历春天的到来,而亲人的回归却始终未能如愿,流露出淡淡的离愁和期待。次句“天涯依旧赋春诗”则暗示诗人身处远方,即使在天涯海角,仍以诗歌寄托情感。

“一官得失不相补”揭示了诗人对于仕途升迁的淡然态度,认为个人的官场得失并不能填补内心的空缺。接下来,“万事乘除只自知”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世事沧桑的深刻理解,个人的喜怒哀乐只有自己才能体会。

“年去年来供屈指”通过计算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岁月无情的感慨,而“岭南岭北入支颐”则描绘了诗人远在他乡,只能靠支撑下巴遥望故乡的画面,流露出深深的思乡之情。

最后两句“柳眉桃脸竞时节,难遣东风染鬓丝”以自然景象作结,春风虽能吹绿柳条桃花,却无法阻止诗人双鬓的白发增添,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对青春易逝、岁月催人老的无奈与感叹。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对春归人未归、官场得失、时光流转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人生无常和内心世界的细腻洞察。

收录诗词(345)

黄公度(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绍兴八年进士第一,签书平海军节度判官。后被秦桧诬陷,罢归。除秘书省正字,罢为主管台州崇道观。十九年,差通判肇庆府,摄知南恩州。桧死复起,仕至尚书考功员外郎兼金部员外郎,卒年四十八,著有《知稼翁集》十一卷,《知稼翁词》一卷

  • 号:知稼翁
  • 籍贯:莆田(今属福建)
  • 生卒年:1109~1156

相关古诗词

会同年共乐台

兰省三千士,莆阳十五人。

此时乡曲会,异日庙堂身。

名塞乾坤隘,恩沾雨露新。

天边三雁远,回首独凝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再用韵

斗粟驱人堕世纷,卯申凫鹜动成群。

桁杨閒卧吏休日,尊俎清谭士集云。

久矣蛮荒真下策,信哉邹鲁号多文。

酒酣预约鸡豚社,会见婆娑故国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再用韵书怀

行行渐入瘴乡深,官事从人笑我侵。

越俎代庖真有愧,逢场作戏本无心。

宾僚暇日一杯酒,杖屦西园十亩阴。

政尔无能落閒处,且从猿鸟觅知音。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再别郑叔友兼寄方次云

鞍马侵三伏,萍蓬寄一身。

及秋归计早,到日附书频。

炎岭休长客,清漳有故人。

过逢如问信,为道各埃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