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衣曲

流黄机上鸳鸯锦,明灭疏灯照孤枕。

空闺冷月自娟娟,绝塞金风何凛凛。

起视明河漏已残,沙场遥望路漫漫。

罗帏锦帐人何在,毳幕毡裘地更寒。

手剔残灯取刀尺,制得征衣寄征客。

去年寄去无回音,此日无由识宽窄。

宽窄如今未可知,几回欲剪又迟疑。

金刀未下肠先断,弱线初缝泪自垂。

泪垂点点俱成血,污在征衣不能灭。

殷勤为拭衣上痕,恐令孤客添愁绝。

掩泪裁衣远寄将,妾身不及此衣裳。

衣裳犹得亲君体,贱妾空居天一方。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寄衣曲》描绘了一位女子在寒冷的边塞,为远方征战的丈夫缝制衣物的情景。诗中充满了对丈夫的思念和对战争的无奈。

首句“流黄机上鸳鸯锦”,以织机上的鸳鸯图案象征夫妻间的恩爱,然而这美好的画面却只能在梦中相见。接下来,“明灭疏灯照孤枕”一句,通过昏暗的灯光映照在孤独的床上,营造出一种凄凉的氛围,暗示了主人公的寂寞与孤独。

“空闺冷月自娟娟,绝塞金风何凛凛。”这两句通过冷月与凛冽的秋风,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凄清与主人公内心的哀伤。随着夜深人静,“起视明河漏已残”,主人公起身看窗外,银河渐落,时间流逝,而远方的丈夫却仍在战场。

“沙场遥望路漫漫”,描绘了主人公对丈夫所在战场的遥远与漫长,表达了对丈夫安全的深深担忧。接着,“罗帏锦帐人何在,毳幕毡裘地更寒”两句,通过对比主人公温暖的居所与丈夫身处的寒冷战场,加深了对战争残酷性的揭露。

“手剔残灯取刀尺,制得征衣寄征客”,展现了主人公为丈夫缝制衣物的辛劳与深情,即使在艰苦的环境中,她也坚持为丈夫准备衣物,寄托着对他的关爱与思念。

“去年寄去无回音,此日无由识宽窄”,表达了主人公对丈夫消息的渴望与焦虑,以及对未知未来的担忧。最后,“衣裳犹得亲君体,贱妾空居天一方”,虽然衣物能触碰丈夫的身体,但自己却只能独处他乡,表达了深深的遗憾与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战争背景下女性的柔情与坚强,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收录诗词(1649)

徐熥(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汲井曲

银床斜压梧桐井,牵动残丝五色绠。

臂捲罗绡宝钏高,波凝玉乳金瓶冷。

沈沈鸭绿浸鸦黄,辘轳一声愁断肠。

碎光摇动阑干湿,草根滴露阴蛩泣。

形式: 古风

秋夜曲

画幕含春度清吹,高烧绛蜡金盘腻。

铜龙滴露夜声沈,老兔崩云秋影坠。

银筝断续檀槽语,紫雾迷濛罩金缕。

蝉衫麟带委罗屏,枕花湿透巫峰雨。

牵丝晓井啼乌急,寒螀吊月香兰泣。

红光渐射菱花台,又拂娇蛾写春碧。

形式: 古风

老将行

老夫元是良家子,少年流落戎行里。

能将一剑净烟尘,几入重围身不死。

累累金印肘间悬,塞上驰驱五十年。

已羡功勋载盟府,久看姓字书燕然。

一朝谢病归岩壑,门外萧条可罗雀。

身经百战未龙钟,犹向人前誇矍铄。

宝剑年多锋锷销,枥中老骥鸣萧萧。

戎衣挂壁成尘土,旧日红旗颜色凋。

一自投閒经几载,请缨壮志还应在。

遥望沙场愿裹尸,犹思铜柱标炎海。

锋镝今年去备边,连营烽火通甘泉。

多少材官俱束手,无人贾勇能登先。

将军闻此气勃勃,目眦裂尽冠冲发。

便往投书献至尊,雄心誓欲探虎窟。

据鞍顾盼出辕门,垂老还堪报主恩。

但令此去清沙漠,不管金鎗臂上痕。

形式: 古风

北邙行

洛阳城外邙山麓,旧鬼哀呼新鬼哭。

黄昏髑髅作人语,白昼乌鸢攫人肉。

新坟古冢争嵯峨,世间人少北邙多。

北邙山中松柏树,听尽车前薤露歌。

人生处世多辛苦,贤愚贵贱同抔土。

不如归去学还丹,丹成白日生羽翰。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