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一字百题示商君祥》(其六十四)隐,由金末元初诗人李俊民所作,以“孔负二宜去,嵇知七不堪”开篇,巧妙运用典故,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孔负二宜去”,借用孔子的故事,孔子曾两次离开鲁国,这两次离开并非出于自愿,而是因为政治环境的不适宜。此处暗喻了诗人对于现实社会的不满和无奈,暗示了他渴望摆脱世俗束缚,寻找心灵的归宿。
“嵇知七不堪”,引用嵇康的典故,嵇康因不满当时的政治腐败和社会风气,选择远离官场,过着隐居的生活。这里表达了诗人对嵇康隐逸精神的认同和向往,同时也流露出对当前社会环境的失望。
接着,“青山休老地,佳处是终南”,诗人将目光转向自然,寄情于山水之间,表达了对宁静、和谐生活的向往。终南山作为中国著名的山脉之一,以其秀丽的景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为许多文人墨客追求隐逸生活的地方。在这里,诗人似乎找到了心灵的慰藉,表达了一种超脱尘世、回归自然的愿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巧妙的典故运用和自然意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现实社会的反思,体现了其独特的审美情趣和人生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