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百斤黄鱼鲙玉,万户赤酒烧霞。
榆甘渡头客艇,荔枝林下人家。
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泸川县楼景象。首句“百斤黄鱼鲙玉”以夸张的手法,将黄鱼细切如玉,展现其鲜美与精致;“万户赤酒烧霞”则以“赤酒”喻指红艳的酒色,仿佛能将天边的云霞点燃,渲染出浓厚的酒香与热烈的氛围。这两句通过色彩与形象的对比,营造出一幅美食与美酒交织的画面。
接下来,“榆甘渡头客艇”一句,将视线转向了渡口,榆树下的甘甜与远处驶来的客船相映成趣,透露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气息。“荔枝林下人家”则将视角拉近,描绘了荔枝林中温馨的居住场景,充满了生活的情趣与和谐的自然风光。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泸川县楼周边的自然美景与人文风情,既有对美食与美酒的赞美,也有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诗人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和对自然景色的热爱。
不详
1070年~1120年在世,北宋诗人。人称鲁国先生。哲宗绍圣(一○九四)进士(清光绪《丹棱县志》卷六),徽宗大观中为宗子博士。经宰相张商英推荐,授提举京畿常平。商英罢相,庚亦被贬,谪居惠州。后遇赦北归,复官承议郎,提举上清太平宫。后于返蜀道中病逝
人间争以智相高,底事纷纷祗自劳。
顿觉朱愚真有味,莫将佳处语儿曹。
三年消遣琴书在,一室清虚杖履凉。
却怪斋名浑未尽,迩来愚智已兼忘。
沙际春光又是归,亭前景物故应奇。
绿杨雅与清江称,残雪偏于碧嶂宜。
流水无凭何处去,东风有准不吾欺。
芳菲栏槛无穷兴,消得新愁入鬓丝。
家在岷峨饱荔枝,十年游宦但神驰。
侧生流咏今千载,入贡称珍彼一时。
定自不将凡果比,如何偏与瘴烟宜。
白头莫作江南客,辜负山中故友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