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明代诗人余洵的《哭长清李处士》以哀悼的形式,展现了对逝去学者李处士的深切怀念与敬仰之情。诗中通过描绘李处士生前的德行学问以及其逝世后的哀伤场景,展现了传统文人对于师道的尊崇和对于逝者的缅怀。
首联“先生德学巳经年,此日人传地下仙”开篇即点出李处士的德行与学问之深,已为世人所传颂,如今却已离世,化作“地下仙”,表达了对李处士逝世的哀痛之情。
颔联“细草春风虚讲席,孤灯夜雨罢吟毡”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略带凄凉的氛围。细草随风摇曳,似乎在诉说着李处士生前的教诲;孤灯在夜雨中熄灭,象征着李处士的离去,同时也暗示了李处士生前的吟诵活动已不再继续,充满了对李处士才情的追忆。
颈联“门传通德推前辈,家有藏书启后贤”进一步赞扬了李处士在学术上的贡献,不仅在门下弟子中传授知识,更是在家中藏书丰富,启发后辈,体现了李处士作为学者的影响力和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尾联“惆怅诸生齐洒泪,太玄坟舍在寒烟”则直接表达了对李处士逝世的哀痛之情。诸生齐集,泪水满面,共同悼念这位伟大的老师。而“太玄坟舍在寒烟”则以景结情,将李处士的墓地置于一片寒烟之中,既渲染了哀伤的气氛,也寄托了对李处士永远安息的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李处士生平事迹的回顾和逝世后的哀悼,展现了传统文人对于师道的尊崇和对于逝者的深切怀念,语言凝练,情感真挚,是一首典型的哀挽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