挽仁宗皇帝词(其三)

慈俭身先治道间,未尝论罚不从宽。

成功日比尧年盛,与子人知夏鼎安。

凭几遗音伤万古,抱弓衔恨泣千官。

昭陵柏老伊川竭,宫掖三千泪始乾。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

翻译

以慈爱节俭为先,治理之道从未苛刻,宽大处理惩罚。
如今的成就日益兴盛,如同唐尧时代般繁荣,百姓安宁如夏鼎稳固。
倚着几案传下的遗训,令万世感伤,官员们怀恨痛哭。
昭陵的老柏树见证了岁月流逝,宫中的泪水直到三千人流尽才干涸。

注释

慈俭:慈爱节俭。
治道:治理之道。
论罚:讨论惩罚。
宽:宽大。
成功:成就。
尧年:唐尧时代的盛世。
夏鼎:象征国家稳定的宝鼎。
凭几:倚着几案。
遗音:遗留的教诲。
伤万古:令万世感伤。
泣千官:让官员们痛哭。
昭陵:唐朝皇帝的陵墓。
伊川:河流名,这里代指时间。
宫掖:皇宫。
泪始乾:泪水才开始干涸。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金君卿为哀悼仁宗皇帝所作的挽词之一。诗人以深情的笔触描绘了仁宗皇帝的慈俭风范和治国之道。首句“慈俭身先治道间”赞扬了仁宗以身作则,推行仁政,他的宽容和慈爱体现在对臣民的教化和惩罚上。接着,“未尝论罚不从宽”进一步强调了他的宽厚。

诗人将仁宗的功绩与古代贤君尧帝相提并论,称颂他的盛世局面,“成功日比尧年盛”,表达了对仁宗治国有方的敬仰。他与百姓的关系如同夏禹治水般和谐,“与子人知夏鼎安”,寓意国家安定,人民安居乐业。

然而,仁宗的离世让人心痛,“凭几遗音伤万古”,人们怀念他的教诲如琴瑟之音,长久回响在历史长河中。他的去世使得“抱弓衔恨泣千官”,朝廷上下皆因失去明君而悲痛万分。

最后,诗人通过“昭陵柏老伊川竭,宫掖三千泪始乾”描绘了陵墓前的老柏树见证了岁月的流逝,宫中的三千嫔妃也因悲痛而泪水干涸,表达了对仁宗皇帝深深的哀思和敬仰之情。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是对仁宗皇帝高尚品德和业绩的深情缅怀。

收录诗词(112)

金君卿(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病间偶作

壮矣尚无成,区区京国行。

食贫谙世态,卧病见交情。

万事风埃过,寸心霜雪明。

谁知丈夫志,日月照功名。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离山阳阻风少憩归思浩然

雨寒风横暂停桡,楚望亭南十里遥。

舟刺水村衔燕尾,桥横烟市隐虹腰。

归程不待春潮涨,孤愤难凭斗酒销。

幸有同途江外客,不吟何以慰无聊。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寄别致政王中允

羡君高尚褫朝绅,始是人间自在身。

深坞结庐穷水石,半山开径入松筠。

肩舆访寺常携鹤,酾酒邀朋祇垫巾。

我欲效尤归未得,又驱疲马踏京尘。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寄所知

正色当官取悔尤,清时无告独包羞。

狱中剑气犹盘郁,火里琴材未见收。

自古圣贤由直道,遭时诬毁亦幽囚。

愿持仁义为篙楫,敏手中流救覆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