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刘莘老赠王圣美三子侄补试太学联中高等

风流江左并淮原,王氏衣冠不乏贤。

文似三珠才竞爽,名如群玉气相连。

九秋鸿雁方遵陆,万里骅骝始下鞭。

白发星郎推雅量,似闻折屐喜成颠。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江南的风流人物与淮河平原并立,王家的才俊众多,不乏贤能之人。
他们的文章犹如明珠般才华横溢,名声如同群玉连串,气质相得益彰。
秋天的大雁开始南飞,长途跋涉的骏马刚刚扬起马鞭启程。
年迈的星郎(指有德望的官员)展现出宽广的胸襟,听说有人折断了木屐庆祝,欢喜得几乎发狂。

注释

风流:形容人才华出众,风度翩翩。
江左:古代指长江下游以东地区,这里指江南。
淮原:淮河平原。
王氏:姓氏,这里泛指王家。
衣冠:古代士人的服饰,借指士人或家族。
贤:贤能的人。
文似三珠:文章如明珠般璀璨。
才竞爽:才华出众,清爽。
群玉:比喻众多的杰出人才。
气相连:气息相连,形容才情相融。
九秋:秋季,代指秋天。
鸿雁:大雁。
遵陆:沿着陆地飞行。
万里:遥远的路程。
骅骝:骏马。
白发星郎:年老而有威望的官员。
雅量:宽宏的气度。
折屐:折断木屐,表示极度欢喜。
喜成颠:欢喜得几乎失去常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的范祖禹为刘莘老赠予王圣美的三位侄子补试太学后所作的和诗。诗中赞美了王氏家族在江左及淮河流域的文采风流,强调了他们门第中的贤才辈出。诗人以“文似三珠”形容他们的才华横溢,犹如明珠般璀璨;“名如群玉”则象征着他们气质高洁,连贯不断。秋天的大雁南飞,比喻他们即将踏上求学之路,而“万里骅骝始下鞭”则预示着他们即将扬鞭启程,追求更高的学术成就。

最后,诗人提到“白发星郎”,可能指的是王圣美,赞其有宽广的雅量,听到侄子们考试成功的消息,欣喜若狂,甚至有些忘形,形象生动地展现了长辈对晚辈成功的喜悦之情。整首诗语言流畅,情感真挚,既是对王氏家族的赞扬,也是对年轻才俊的鼓励与期待。

收录诗词(184)

范祖禹(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吕子进元夕

何处元宵好,天街第一坊。

九重金阙外,万寿綵山旁。

扈跸凝祥岛,迎銮资善堂。

帝城灯火满,归坐若禅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和吕龙图贺仆射相公

鼎铉承家有庆基,苍生翘首圣神知。

韦贤世德传经远,卫武年华入相迟。

霖雨八方随说命,带河千古誓萧规。

行看凤沼原鸰集,莫为旌麾滞朔陲。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和吕原明上清宫落成

炎历储祥亿万年,宫成四海共熙然。

玉虚真境朝群帝,金阙泠风下列仙。

初日翠华来照耀,半天碧瓦欲飞骞。

已瞻圣孝勤三殿,更写欢声入五弦。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游李少师园十题.和张二十五游白龙溪甘水谷郊居杂咏七首(其四)

田家何所乐,野老饭蒿藜。

沙月鹭投宿,松风猿乱啼。

侵衣青竹冷,拂面绿萝低。

幽步无车马,唯应杖可携。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