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上春叹

腊月江上煖,南桥新柳枝。

春风触处到,忆得故园时。

终日不如意,出门何所之。

从人觅颜色,自笑弱男儿。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寒冬腊月江面暖,南桥边新柳展枝绿。
春风吹遍各处所到之地,勾起回忆往昔家园时光。
整日心事重重难以舒畅,出门却不知该去向何方。
为求他人欢心四处奔波,自嘲苦笑身为弱小男儿。

注释

腊月:农历十二月,冬季最冷的时候。
江上:江面上。
煖:同'暖',温暖。
南桥:南方的一座桥,泛指地点。
新柳枝:新长出的柳树枝条。
春风:春天的风,也象征着生机与希望。
触处到:到处都能到达,无处不在。
忆得:回忆起。
故园时:过去在故乡的时光。
终日:整天,一整天。
不如意:不顺心,不愉快。
出门:离开家门。
何所之:去哪里,不知所往。
从人:依附他人,听从别人。
觅颜色:寻找好脸色,寻求别人的满意。
自笑:自我嘲笑。
弱男儿:软弱无能的男子。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时节的景象,诗人在江上感受到温暖,目睹南桥新生的柳枝。春风轻拂,一切生机勃发,令人不禁想起旧日的家园。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怀念之情。

诗中的“终日不如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而“出门何所之”则是表现诗人面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和无助。诗人的这些感受,似乎是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以及个人的位置。

最后两句,“从人觅颜色,自笑弱男儿”,显示了诗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不适应和自嘲。他试图从别人的面容中寻找情绪的寄托,却也只能是自我解嘲,一位弱小的男性在复杂世界里的无力感。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个人力量的渺小。

收录诗词(395)

岑参(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 籍贯:南阳
  • 生卒年:约715-770年

相关古诗词

江行夜宿龙吼滩临眺思峨眉隐者兼寄幕中诸公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

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文]韵

祁四再赴江南别诗

万里来又去,三湘东复西。

别多人换鬓,行远马穿蹄。

山驿秋云冷,江帆暮雨低。

怜君不解说,相忆在书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行军雪后月夜宴王卿家

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

酒香薰枕席,炉气煖轩除。

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

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鱼]韵

西亭送蒋侍御还京

忽闻骢马至,喜见故人来。

欲语多时别,先愁计日回。

山河宜晚眺,云雾待君开。

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