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腊月江上煖,南桥新柳枝。
春风触处到,忆得故园时。
终日不如意,出门何所之。
从人觅颜色,自笑弱男儿。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初春时节的景象,诗人在江上感受到温暖,目睹南桥新生的柳枝。春风轻拂,一切生机勃发,令人不禁想起旧日的家园。这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怀念之情。
诗中的“终日不如意”表达了诗人对现实生活的不满与无奈。而“出门何所之”则是表现诗人面对未知世界的迷茫和无助。诗人的这些感受,似乎是在探寻生命的意义以及个人的位置。
最后两句,“从人觅颜色,自笑弱男儿”,显示了诗人在社会交往中的不适应和自嘲。他试图从别人的面容中寻找情绪的寄托,却也只能是自我解嘲,一位弱小的男性在复杂世界里的无力感。
这首诗通过春天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现实生活中的不如意和个人力量的渺小。
不详
唐代边塞诗人,太宗时功臣岑文本重孙,后徙居江陵。早岁孤贫,从兄就读,遍览史籍。唐玄宗天宝三载(744年)进士,初为率府兵曹参军。后两次从军边塞,先在安西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天宝末年,封常清为安西北庭节度使时,为其幕府判官。代宗时,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乐山),世称“岑嘉州”。大历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官舍临江口,滩声人惯闻。
水烟晴吐月,山火夜烧云。
且欲寻方士,无心恋使君。
异乡何可住,况复久离群。
万里来又去,三湘东复西。
别多人换鬓,行远马穿蹄。
山驿秋云冷,江帆暮雨低。
怜君不解说,相忆在书题。
子夜雪华馀,卿家月影初。
酒香薰枕席,炉气煖轩除。
晚岁宦情薄,行军欢宴疏。
相逢剩取醉,身外尽空虚。
忽闻骢马至,喜见故人来。
欲语多时别,先愁计日回。
山河宜晚眺,云雾待君开。
为报乌台客,须怜白发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