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雪花竹屋未全消,寒雀梢头眼擘椒。
纸閤不烟梅自放,底能踏湿渡溪桥。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雪后的宁静景象。开头两句“雪花竹屋未全消,寒雀梢头眼擘椒”通过对雪后竹屋尚存雪花和寒冷的鸟儿啄食樱桃的情形,展现出一幅清冷而生动的画面,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界细微之处的观察与感受。
接下来的两句“纸閤不烟梅自放,底能踏湿渡溪桥”则描绘了一种幽静无人的境地。纸制的窗棂上没有炊烟,表明屋内空寂无人;而梅花则在这宁静中自在地开放,显得格外清新脱俗。末了,诗人提及“底能踏湿渡溪桥”,则是说在雪后的积水尚未完全消退,行者依旧可以在湿润的溪桥上轻轻通过,这里的意象不仅传达了一种自然环境的恢复,也隐喻着一种对生命自然流转的期待。
整首诗语言简洁优美,意境清新脱俗,通过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雪后世界的宁静与生机。
不详
雪色侵凌绿剪芽,枝抽寒玉带金葩。
北堂回首伤心处,却复令人恨此花。
黄叶声中接锦鞯,添丁篱落怪相牵。
归来剩欲从僧话,正掩楞伽曝背眠。
柳暗旗亭不忍看,临江愁杀晋衣冠。
伤心明月扬州路,十里珠帘蕙草寒。
三十六陂春水绿,四十九年人事非。
杨子江头永嘉后,吴侬荡桨北人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