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答林郡博缉熙将至严州见寄二首(其一)

二十年前别帝畿,而今衰鬓各成丝。

人情未易分真伪,世路终当虑险夷。

有要但看无欲止,知几端在履霜时。

严州刚遇思齐地,肯放长竿到手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陈献章所作的《和答林郡博缉熙将至严州见寄二首(其一)》。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人生沧桑的感慨,以及对世事复杂、人心难测的深刻理解。

首句“二十年前别帝畿”,诗人回忆起二十年前与京城分别的情景,时间跨度之长,暗示了岁月的无情与人生的变迁。接着,“而今衰鬓各成丝”一句,通过描写自己和友人如今已白发苍苍的外貌,形象地展现了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衰老。

“人情未易分真伪,世路终当虑险夷”两句,揭示了人世间复杂的人际关系和多变的世道,强调了辨别真伪、预判风险的重要性。诗人深知,在这个充满变数的世界里,保持清醒的头脑和谨慎的态度是极为必要的。

“有要但看无欲止,知几端在履霜时”则进一步阐述了在复杂环境中如何保持自我、做出正确判断的道理。这里的“有要”指的是关键问题或重要决策,“无欲止”意味着不被私欲所左右,保持客观和冷静。“知几端在履霜时”借用古代典故,意指在初现危机迹象时就能察觉并采取行动,避免更大的损失。

最后,“严州刚遇思齐地,肯放长竿到手迟”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到达的目的地——严州的期待,同时也暗含着一种决心和坚持,即使面对困难和挑战,也不会轻易放弃。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意深远,既是对个人经历的回顾与反思,也是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生哲思和文学造诣。

收录诗词(2130)

陈献章(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和答林郡博缉熙将至严州见寄二首(其二)

四方冠盖客京畿,多少年光入鬓丝。

笑语山僧还揭谛,可胜斯道落吾伊。

缉熙许我过无定,万丈飞云一武夷。

千里相思频作梦,严州谁问到官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再游三洲岩

去年骢马不同游,随意云帆此系舟。

万壑寒流千丈碧,五更残月四山秋。

天门夜迥人初到,仙树年芳鹤自留。

高挂一瓢休便得,人间何处问巢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赠林南峰

黄甲科名重一时,病夫何早闭斋闱。

洪钧赋子都如是,问我去来都不知。

人畏丹青应自试,道能舒卷更何疑。

天机莫道难寻处,山峙川流尽我师。

形式: 七言律诗

寄怀林子南峰

击玉又敲金,思君对我吟。

江门临水坐,明月二更深。

形式: 五言绝句 押[侵]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