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其五)

依山临水结儒宫,翠壁青波偃卧中。

回合云屏千嶂晓,涟漪晴縠半溪风。

春秋弦诵优游岁,左右图书启佑功。

养就麟鬐池上老,风云何日可为龙。

形式: 七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位于山水之间的儒学宫观,环境清幽,自然与人文和谐共存。首联“依山临水结儒宫,翠壁青波偃卧中”以生动的笔触勾勒出宫观的地理位置与环境特色,山峦环绕,碧水相依,仿佛是大自然的怀抱中孕育出的文化圣地。

颔联“回合云屏千嶂晓,涟漪晴縠半溪风”进一步渲染了宫观周围的自然景观,早晨的云雾缭绕在千嶂之间,如同天然的屏障,而溪流上的微波细纹,在晴朗的天空下显得格外宁静美好。这两句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环境的和谐共生。

颈联“春秋弦诵优游岁,左右图书启佑功”转而聚焦于宫观内的文化活动与氛围。这里以“弦诵”代指读书声,形象地描绘了学子们在四季更迭中勤奋学习的情景,同时也暗示了知识的传承与文化的延续。而“图书”则象征着丰富的文献资料,它们不仅是知识的载体,也是启迪智慧、辅助学习的重要工具。

尾联“养就麟鬐池上老,风云何日可为龙”以“麟鬐”比喻宫观中的学子,他们在池边静心修养,如同等待时机的龙。这里不仅表达了对学子们的期望与祝福,也暗含了对教育与成长过程的深刻思考。最后一句“风云何日可为龙”,既是对未来成就的期待,也是对个人成长与社会贡献的美好祝愿。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与人文活动的细腻描绘,展现了儒家文化宫观的独特魅力,以及对学子成长与社会发展的深切关怀。

收录诗词(406)

游朴(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少聪慧,九岁能属文。万历二年进士,授成都府推官。入为大理寺评事。历迁刑部郎中。三任法曹,办案力求公正。官终湖广参政。有《藏山集》

  • 字:太初
  • 籍贯:明福建福宁(今福建柘荣县)
  • 生卒年:1526—1599

相关古诗词

恭和先人南阳成室原韵(其六)

漠漠田间又一宫,琅琅天乐翠微中。

绕林读罢闻《周易》,刻竹吟成似《国风》。

宴岁鸿冥深野趣,往时虎视閟玄功。

泥蟠未几乘云去,剩得人传是卧龙。

形式: 七言律诗

隆中半榻图成感述(其一)

南阳当日手诛茅,拟迹隆中似更幽。

高卧已无闻达念,躬耕元为旨甘谋。

庞公拜处风犹古,《梁甫》吟成韵尚留。

长有烟云依半榻,至今人指伏龙楼。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隆中半榻图成感述(其二)

龙卧幽踪未易寻,草庐深结白云岑。

端居不画三分策,孝养何殊二表心。

淡泊自明高士志,开诚犹使里人钦。

山头手植参天树,已似祠前古柏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隆中半榻图成感述(其三)

山中栖迹类逃名,谁识人间孝子情。

本为高堂图色养,故从邻父学躬耕。

结庐地胜符前哲,寝苫哀深瘁此生。

万古云霄同一羽,不堪凄断夜鹃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