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杨处厚

十年学道苦劳神,赢得尊前一病身。

天上故人皆自贵,山中明月独相亲。

客心淡泊偏宜静,吾道从容不厌贫。

几度临风一回首,笑看华发及时新。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十年苦读耗尽心力,只换来酒席上病弱之躯。
天上的旧友各自显贵,山中的明月唯有我相依。
游子心境淡泊适合宁静,我的道路从容,不嫌贫穷。
多次在风中回望,笑着看待岁月催人老,期待新生。

注释

十年:形容时间长。
学道:学习道义或学问。
苦劳神:辛苦劳累精神。
赢得:换得。
尊前:酒席前。
天上:比喻高位或显赫地位。
故人:老朋友。
皆自贵:都自视甚高。
山中明月:隐居生活的象征。
客心:游子之心。
淡泊:心境平静。
偏宜静:特别适宜于宁静。
吾道:我所追求的道路。
从容:不慌不忙。
不厌贫:不嫌弃贫穷。
临风:面对清风。
华发:白发,代指年老。
及时新:及时更新,寓意新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牟融的作品,名为《赠杨处厚》。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的生活状态和心境。

“十年学道苦劳神,赢得尊前一病身。”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长时间的学习与修炼之艰辛,以及这种付出带来的身体上的损耗和疾病。这里的“学道”指的是诗人对于道术或者知识的追求,这种追求几乎耗尽了他的精力。

“天上故人皆自贵,山中明月独相亲。” 这两句则描绘了一种超然物外的情感状态。“天上故人”可能是指那些已经去世或远离的人,他们在诗人的心目中都是值得尊敬的。然而诗人自己选择了与“山中明月”为伴,这里隐含着一种清高脱俗的生活态度,表达了一种超越尘世纷扰,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意境。

“客心淡泊偏宜静,吾道从容不厌贫。” 这两句进一步展现了诗人的内心世界。“客心”指的是游子之心,即漂泊异乡的客居之情。诗人认为这种心态更适合宁静的生活状态,而“吾道”则是指诗人自己的修炼之道,他表示自己对于贫穷并没有厌倦,反而能够以一种从容不迫的心态去面对。

“几度临风一回首,笑看华发及时新。”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面对年华流逝的一种豁达心情。尽管时间在不断流逝,但诗人仍然能够保持一种超脱的态度,微笑着面对自己的白发,并且认为这样的变化也是自然而然、顺其自然的。

整首诗通过对个人修炼与生活状态的描述,以及对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淡泊明志和超然物外的一种追求。

收录诗词(69)

牟融(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东汉官员。学问渊博,初以《大夏侯尚书》教授学生数百人,在乡里很有名。后举茂才,任丰县县令。在任三年,政绩为州郡第一。后入朝任职,历任司隶校尉、大鸿胪、大司农、司空、太尉等。在职尽责,很有能力,受到百官敬畏、皇帝称颂。建初四年(公元79年),去世。著有《牟子》二卷

  • 字:子优
  • 籍贯:北海安丘
  • 生卒年:?―公元79年3月26日

相关古诗词

赠欧阳詹

为客囊无季子金,半生踪迹任浮沈。

服勤因念劬劳重,思养徒怀感慨深。

岛外断云凝远日,天涯芳草动愁心。

家林千里遥相忆,几度停车一怅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赠殷以道

世路红尘懒步趋,长年结屋傍岩隅。

独留乡井诚非隐,老向山林不自愚。

肯信白圭终在璞,谁怜沧海竟遗珠。

闲来抚景穷吟处,尊酒临风不自娱。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虞]韵

赠浙西李相公

长庚烈烈独遥天,盛世应知降谪仙。

月里昔曾分兔药,人间今喜得椿年。

文章政事追先达,冠盖声华羡昔贤。

尊酒与君称寿毕,春风入醉绮罗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

赠韩翃

京国久知名,江河近识荆。

不辞今日醉,便有故人情。

细雨孤鸿远,西风一棹轻。

暂时分手去,应不负诗盟。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