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京述哀(其七)

岁岁逢寒食,西山哭圣明。

股肱无稷契,涕泪有皇英。

涿鹿何曾战,髯龙不下迎。

凄凉阊阖外,落日动边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鉴赏

这首诗是明末清初诗人屈大均所作的《燕京述哀》系列之一,具体为第七首。诗中表达了对历史上的圣明君主的哀悼之情,以及对当时政治局势的忧虑。

首句“岁岁逢寒食”,点明了时间背景,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之一,常与清明节相连,人们在这一天会祭扫先人墓地,表达哀思。诗人以“岁岁”二字,强调了这种哀悼活动的年复一年,持续不断。

“西山哭圣明”一句,直接表达了诗人对于圣明君主的哀悼之情。这里的“西山”可能象征着逝去的辉煌时代或理想中的美好世界,“哭圣明”则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当前政治状况的不满。

接下来的“股肱无稷契,涕泪有皇英”两句,运用了典故。稷契是古代贤臣,皇英则是指帝王的英灵。这两句意在批评当政者缺乏像稷契这样的贤臣辅佐,无法治理好国家,同时也暗示了诗人对当权者的失望和对过去贤明统治者的怀念。

“涿鹿何曾战,髯龙不下迎”两句,通过历史典故进一步深化了主题。涿鹿之战是中国古代传说中的大战,这里借以隐喻现实中的争斗;髯龙可能是指当时的统治者,下迎则暗示了他们的被动或无力应对局势。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政治斗争的无奈和对理想状态的向往。

最后,“凄凉阊阖外,落日动边声”描绘了一幅凄凉的边塞景象,阊阖是古代宫门的名称,此处可能象征着朝廷或权力中心。落日动边声,既描绘了自然景象,也暗喻了时局的动荡不安。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历史、政治和人生的深刻思考。

收录诗词(6717)

屈大均(明末清初)

成就

诗有李白、屈原的遗风。著作多毁于雍正、乾隆两朝,后人辑有《翁山诗外》、《翁山文外》、《翁山易外》、《广东新语》及《四朝成仁录》,合称“屈沱五书”。

经历

与陈恭尹、梁佩兰并称“岭南三大家”。曾与魏耕等进行反清活动。后为僧,中年仍改儒服。

  • 称谓:广东徐霞客
  • 字:翁山、介子
  • 号:莱圃
  • 籍贯:广东番禺
  • 生卒年:1630—1696

相关古诗词

恶少

长箭短刀鋋,幽并恶少年。

马头悬落日,鹰眼射高天。

并饮桃花店,齐弹白纻弦。

胡姬量酒罢,调笑索金钱。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朵颜

朵颜西部落,屯牧黑河滨。

吹角呼山鹿,弯弓向路人。

马肥燕地草,裘拂蓟关尘。

欲共裨王去,江南踏好春。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真]韵

宝勒

宝勒五花骢,骄嘶天育东。

久辞关塞雪,共舞绮罗风。

金埒沙尘细,春槽苜蓿红。

只愁安乐后,无力逐英雄。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沙河(其一)

湿馀诸水落,南北作沙河。

夹岸离宫起,飞桥御辇过。

巩华天险在,威漠羽林多。

此日馀烟树,徘徊奈夕何。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歌]韵